试谈民间陶瓷的艺术特征-- 王华
(景德镇为民瓷厂)
中国的民间陶瓷是指那些在民间烧造的,并用于民间日常生活的陶瓷制品, 民间陶瓷在历史上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的基础, 也为历史上著名的官窑奠定了方向, 官窑陶瓷是在民间陶瓷肥沃的土壤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官窑陶瓷的发展不能取代民间陶瓷,也无法替代民间陶瓷, 民间陶瓷直到今天仍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同时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并以其质朴的美的创造给人们以精神上的满足.在现代工业发达的今天,这种古朴,直率而又充满人情味的民间陶瓷, 不仅因为具有特殊的实用功能而无法取代,更重要的是对民间传统文化的追寻,返朴归真的审美心理的发展,更需重视、保护、研究和发扬民间陶瓷的优秀传统, 中国民间陶瓷的发展有其漫长的历史,而且其烧造地区的分布是及其广泛的,在我们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每一个省和每一个地区,都有民间陶瓷生产作坊分布,这主要因为陶瓷原材料在中国大地上蕴藏丰富,特别是制陶的原材料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成为最普遍最廉价的原材料, 同其他工艺材料相比, 也是最便于加工制造的原材料.所以在民间陶瓷中以陶器为最多, 瓷器则相对较少些,而且多是粗瓷,见不到像官窑那样质地纯净,加工精致的细瓷,这是由于民间窑场的诸种物质重要条件和实用情况所决定的,当然,我们不会因为材料的价值来影响对民间陶瓷艺术的认识和评价。民间陶瓷产地分布广泛的重要原因, 是由于有人群生活的地方就需要用陶瓷,长途运输、供不应求,需要量大,易于破损,更何况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地区,陶瓷运输更是困难, 再者,每个地区由于生活习惯不同,所需要的陶瓷制品的造型有所不同,每个地区的民间陶瓷都是根据当地需要制造的,其造型形式结构有各自的特点,解决各地区需要的陶瓷制品最好的方法是“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陶瓷生产,满足当地以及附近地区人们生活的需要。 由于各地区的生活习俗不同,审美意识的多样化, 工艺材料和工艺技术又有一定的差别,形成了各地民间陶瓷的不同风格特点, 并从总体上又构成了中国民间陶瓷丰富多彩的风貌。
老百姓是民间陶瓷的创造者, 他们生活在山地或平原, 在辛勤的劳动中, 利用空闲的时间,烧造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各种器皿,本着务实的思想,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来创造陶瓷制品的基本形式和结构,尽可能地符合具体的使用要求,为生活带来便利, 以实用为第一性,功能效用为根本, 这是民间陶瓷的主导方式, 同时,按美的规律去创造,相应地把美的形式与实用功能结合。在可能的条件下加以装饰和美化,给人们的生活又带来精神愉悦,为使用者所喜爱,这正是创造者所追求并达到的目的。民间陶瓷是以实用为前提的,每一件陶瓷制品都有其实用价值,而单纯地为欣赏的民间陶瓷是较少的,老百姓是朴实地生活,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不可能放弃实用去装饰点缀, 民间陶瓷是服务于民间生活,它的形式美感都是在符合实用要求的前提下发展。民间陶瓷创造者们遵循着事物的客观规律, 以实用功能为主导,善于驾驭设计构思,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精神,成功地把陶瓷制品的功能效用和形式美感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例如:在民间陶瓷中,有一种在各地都比较多见的陶壶,是用来装油等东西的,这种陶瓷壶的造型形式结构各地大体都基本相似,但整体风格又各具特点,陶壶的造型属于多体量的组合--口部呈漏斗形,颈部较细并有一定高度,肩与颈之处装有把手,应该说这种陶壶是由瓶类造型演变而来的,形式多样而美观,具有较强的形式感,给人的视觉是比较深刻的,仔细分析和认识这种造型基本结构的形成因素,可以明确地看到,功能效用在起着重要作用。饱满的壶腹是造型的主体,基于获得较大容量而形成的,细长的颈部是由于盛装液体物质, 便于控制不易洒落而演化来的, 漏斗形的口部是为了向外倾倒时液体物质的流向集中,在“流”的相对一面装有把手,是为了提携和端拿的方便。从上面造型的诸种形式特征形成的原因,可以看到造型的基本结构是由功能效用决定的, 从实用出发, 同时。。......本文未完,请阅读pdf格式的全文,提示:本文为pdf电子书,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需要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支持。
下载:/UploadFiles/Article_UploadFiles/200710/20071030103212448.pdf
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本站下载7.0版29兆已获授权]8.10版48兆[Adobe官方下载][天空站下载][华军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