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艺术语言
何笠农
摘要:陶瓷的艺术语言不是孤立的,它与雕塑、绘画、装置等艺术形式有紧密的联系,但它也具有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的鲜明的特征因为陶瓷从泥、釉以及后期的装饰都要经过火的洗礼。
关键词:陶瓷,艺术语言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特定的艺术语言,比如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戏曲等都有着特定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因为要把每一种艺术语言讲清楚那是一个很大的工程,比如绘画,根据画种粗略的分有油画(以西方绘画为主)、中国画、日本画等,从表现技法来讲有古典(或传统)的,有现代的,还有前卫的等等。这里我想着重谈一谈陶瓷的艺术语言。
说到艺术语言,那么究竟什么是艺术语言?是不是用油画颜料画的画就是油画?用墨汁和国画颜料画的画就是中国画?我想这样理解绘画语言肯定是太简单了。比如油画不论是古典的还是印象的、写实的还是抽象的,它除了在色彩和光影还有在表现技法上的笔触、色彩的交叉、重叠等。中国很多画油画的人当他们真正看到欧洲油画原作的时候突然感觉到自己以前根本不会画油画,虽然也是用油画颜料画画,但在表现明暗和色彩,但长期受印刷品的影响对油画语言并不真正理解,原来油画也是那么的讲究“笔意”。再说中国画,书法用笔可以说是中国画技法的精髓,勾、勒、皴、擦、点、染;诗、书、画、印;似与不似之间所传达的意境构成了中国画与中国传统哲学观和审美的完美统一。以至与有些现代水墨画应不应该算作中国画曾在美术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前几年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为了保护和弘扬祖国的传统戏曲,将戏曲加上时尚的表演和电子配乐,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但失去了戏曲原有的韵味,如果长久的这样发展我看对传统戏曲将是破坏。从此可以看出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我的理解是艺术语言简单的讲就是在表现各种艺术种类时运用的技法、手段、形式等。就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一样,虽然是在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有不同的发音和语序。每一种艺术语言都是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艺术家们探索、积累、总结而来的,它们都是很独特且科学的。
陶瓷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它必须要经过烧制,把泥土和釉料经过高温的烧制变化成五彩斑斓的陶瓷。陶瓷艺术也可以说是综合艺术的体现,雕塑、绘画、装饰等多种形式都有体现,既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我们的祖先创造出陶瓷真是一件伟大的发明。陶瓷最早是作为实用的器皿,它的造型以实用为目的,图案装饰也是简单的几何图形或生活劳动场景的描绘。随着这会的发展部分陶瓷脱离了实用功能变成了欣赏瓷,更加注重造型和图案装饰。装饰手段更是多种多样,有雕塑、雕刻、陶艺、高温色釉窑变、釉下彩、釉上彩等。在陶瓷的艺术语言上中国(日本等国受中国文化和陶瓷工艺的影响也很大)和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我自己认为这主要是东西方文化、哲学以及审美习惯的差异。在中国官窑陶瓷可以代表当时最高的陶瓷水平,而官窑的陶瓷工艺是决不允许流落民间的,长期的封建思想和等级制度为陶瓷的装饰规定了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了创作者的自由发挥,同时由于大多数陶瓷是流水线式的操作,为了很好的配合形成了一系列固定的操作模式,很多工艺只需要训练有素的工匠就可以完成,长期以来大家墨守成规。到了“珠山八友”他们将文人画搬上了陶瓷,对现代陶瓷的发展尤其是景德镇的艺术瓷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有很多艺术家和画家都投身到陶瓷的创作中,并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大师,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这种将绘画移植到陶瓷上是中国陶瓷的很重要的一个特色,尤其是景德镇艺术瓷表现的比较突出。他们根据不同的器型用运绘画的形式加以装饰或创作或临摹,加上景德镇特有的陶瓷工艺如青花、颜色釉、古彩、粉彩、法郎彩等在陶瓷上创作了与纸上绘画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质感。随着很多原来从事专业绘画的画家不断加入到陶瓷艺术的创作中来更丰富了陶瓷绘画的多样性,除了国画山水,花鸟、人物、走兽等题材外又增加了西画的很多形式。虽然有人觉得这样将绘画移植到陶瓷上的做法艺术性不高,然而我认为这种形式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对传统陶瓷的认识,也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陶瓷毕竟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虽然各种艺术形式可以相互借鉴但我觉得简单的移植从艺术价值上讲并不可取。一定要从工艺、视觉效果和思想内涵上有所突破,如果看上去和纸上绘画没什么区别那么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讲没有很好的体现陶瓷的艺术语言,那还不如去画国画或油画,因为那样创作的自由度和空间会更大。另外以釉料见长的青瓷、钧瓷等更加注重器型和釉色的完美结合,还有雕塑瓷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近现代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陶艺作品也成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形式。
在崇尚艺术创新的西方他们的陶瓷艺术创作中更注重陶瓷本身的特性。他们将陶瓷作为载体或手段创作出有别与绘画或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作品。在他们的陶瓷创作中更加强调个人个性的表现,陶瓷工艺只是创作的必要手段,他们并不太多的考虑传统。尤其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陶艺家们在泥、釉与火中表达出大胆且个性鲜明的艺术形式,不论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他们象其他艺术形式的艺术家一样用运陶瓷这神奇且难以驾御的艺术手段来表达他们的艺术观念和思想。美国陶艺家蒙哥马利的“机器”系列把锈蚀的色泽、金属的质感、真实的结构完美的表现,让人难以相信在你面前的这些庞大的“机器”竟然是陶瓷作品。艺术家驾驭泥性的精湛技艺让人惊叹,但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机器”的外表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赋予它的思想、力量和意志。机器作为我们文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给我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和不幸。机器是城市生活的写照:速度、效率、紧张、繁忙,其本身既传递着文明的信息、力量、服从和安全,同时又带来破坏性、攻击性、不稳定性和冷漠感。这些矛盾的的两重性,不仅体现在真实的机器中,更体现在蒙哥马利的作品中,并通过他的作品的隐喻,使这些在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未必让我们细细品味的“东西”显得更具哲学意义。意大利著名陶艺家尼罗·卡如索的作品具有典型的建筑风格:门框结构、柱式结构、墙体结构等,轮廓简洁并有力度。美国陶艺家克马斯·巴利斯的作品色彩鲜艳,如抽象表现主义的风格。一束束蕴含着活力的“鲜花”充满生机,在其外表的活跃和“抽象”的语言后面,如果仔细观察原来这些鲜艳的釉色掩盖下的雕塑竟然是一组真实和具体的形象:鸟、虾、马、手、枪支及塑料玩具制品等。他用美国式的愉悦、幽默和调侃式的艺术方式,关注着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下的人性沉沦和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
步入二十一世纪,作为新一代陶瓷艺术的弄潮儿在学习和继承传统陶瓷艺术的同时应该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与世界陶瓷艺术进行广泛的交流,取长补短,创造出更多更灿烂的陶瓷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外国当代陶艺经典》江西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