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作品的鉴赏*
陶瓷艺术是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其独特性在于它是科学技术与造型艺术的统一;它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既是商品,也是艺术品。任何一件陶瓷美术作品都是陶瓷材料的质地、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的三者的统一。观赏陶瓷美术作品,既要分别看它的质地、造型和装饰,更要看它的整体效果。既要看它的瓷质美,更要看它的艺术美;既要看它的共性美,更要看它的个性美。景德镇当代陶瓷美术作品,就既有
陶瓷美术作品的一般共性,更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陶瓷材料的质地,包括瓷胎和釉质的光泽度、透明度和滋润感,表现为胎质美、釉色美、瓷声美。景德镇的高白釉瓷胎,洁白无暇,莹润透亮;硬质白瓷,质地坚硬,细润光洁。用这种原料设计、制作的造型,型体规整,具有秀丽、明快、精巧的艺术风格。通常所谓的“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便概括了景德镇瓷器质地所独有的特点。“白如玉”指瓷质白度;“薄如纸”指瓷胎厚度;“明如镜”指釉质透明度和滋润感;”声如磬”指瓷质的音乐感。
陶瓷造型基本由线构成,由线组成面,由面组成体,通过各种线型和体面组合变化,空间的虚实、体量大小关系、轮廓的起伏等,构成陶瓷的造型美。
陶瓷造型不外乎来自于这几个方面。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提炼和模拟。这种造型容易引起观赏者的似曾相识的亲近感,如鱼形、鸟形、鸭形、灯形、腰鼓形等等。二是运用直线、自由曲线和数学曲线等所组成的,如球体、方体、圆锥体等几何形体,这种造型也可以说是理念造型,含蓄而耐人寻味,多给人以新奇感。三是陶瓷艺术家们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在艺术意念和审美情感的驱使下按照美的法则创制的造型,尤以现代陶艺为多。这种造型往往别出心裁,给人以新颖独特之感。不管是何种造型,总的来说,都要遵循造型的一般形式规律。变化与统一,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平衡与呼应,等等。观赏者也往往从这几个方面来观赏陶瓷的造型。
装饰是陶瓷美术品的“服装”。陶瓷的艺术美尽管通过整个作品来体现,但装饰是关键,是最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技巧、功底、水平、修养与个性风采以及审美追求的。所谓装饰是指对被装饰主体进行美化加工,它使被装饰主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装饰形象、装饰结构、装饰色彩、材质与表层处理等。装饰形象是指装饰纹样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装饰的题材内容与装饰形象的艺术处理两个方面。大体可分为理念型装饰形象和现实型装饰形象。前者指如点、线、面、圆形、方形、三角形、自由曲线等不表现任何自然物象的抽象形态,后者指自然形和人为形两种。装饰结构指装饰形象在器型上的组合形式,有边缘纹样、中心纹样、单独纹样、综合纹样以及连续环绕式结构、通景式结构、分隔式结构等。装饰色彩是利用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的丰富变化来美化装饰形象。陶瓷装饰必须符合形式美法则。其装饰的艺术形式主要有绘画形式、图案形式、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形式等三种。陶瓷的装饰技法有坯的装饰、釉的装饰和彩的装饰三种。所谓坯的装饰指陶瓷品在上釉和烧成之前于坯体上进行的装饰。它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现实生命力的装饰技法,其技法主要是捏、雕、刻等。捏雕是用手工将柔软的泥料捏塑成各种形象,然后粘于器皿适当部位的一种装饰技法,带有极强的手捏痕迹,并能保留泥料的柔软感,有一种沌朴、自然的美。镂雕是在坯体上雕刻出各种透空的形象及排列的规律和变化达到装饰效果。有些镂雕器皿在施釉以后小孔又被釉子封住,烧后小孔处呈现半透明状态,这种技法被称作玲珑。青花玲珑就是指这种技法。
釉的装饰。釉是罩在陶瓷制品表面的一层玻璃体,它使陶瓷制品表面光亮平滑,不透水,主要有。
单色釉。一种釉子烧后只呈现一种颜色的叫单色釉,如宝石红、郎窑红、美人醉等。单色釉兼有釉色之美和质地之美。
窑变釉。一般指两种以上的种子混用在一件器皿上,烧制过程中两种釉子互相掺合、渗透,再受到窑炉气氛和烧成温度的影响,产生意想不到的颜色变化。
纹片釉是由于在烧制过程中坯体膨胀比釉子膨胀大,于是种子开裂为大小不同的裂纹,具有一种文质彬彬之美。
釉彩与釉绘。是指把各种颜色釉当作颜料使用,在坯上或点彩或绘画的装饰方法。
彩的装饰是指用陶瓷颜料在未烧的坯胎上或在烧好的成瓷上进行装饰。主要有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
釉上彩是在烧好的成瓷上用釉上颜料绘制花纹,然后,用600-900℃的低温将花纹烤烧在瓷上,色彩丰富而鲜艳,主要有红绿彩、古彩、粉彩、新彩等。
釉下彩是在未上釉烧成的陶瓷青坯上进行的彩绘装饰,彩绘后再在带有纹饰的坯体上施釉,然后入窑烧成,纹样与瓷器同时烧熟,因其花纹隐在釉子下边,故称釉下彩,其花纹极为光润,颜色淡雅含蓄。’
综合装饰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装饰形式结合运用到同一件器皿上,产生出新的艺术效果,是不同的彩绘、色釉及雕刻等各种装饰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形式多、变化丰富、艺术特色明显、感染力强的特点。
不管是何种装饰方法,都讲究整体性。正如熊寥博士所言。“这种整体性,不是指装饰纹样要完全落到实处和有始有终地交待清楚,而是说陶艺家在进行装饰器面艺术构思时,要把附丽于造型的装饰主题、背景、黑白关系以及色彩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设计,装饰构图的对称、平衡、变化中相呼应、协调,都能给人丰富和谐之感。从这种艺术设计思想出发,一切形象,在陶瓷装饰中,不必拘泥于自然物的秩序,在同一枝干上可以开出各种色彩的花朵,在一枝主梗上能长出各种果实,甚至不同季节的花和鸟也可装饰在同一个画面内,作有规律和无规律的穿插和缠绕,以及散点和连续,这一切都是按照艺术家立意的要求重新安排和组合,为了题意的需要,艺术家对每一个局部的具体纹样,也不是如实再现,而往往在自然形态合理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夸张其个性化和表征性的特征。”
陶瓷美术是一种工艺美术,工艺手法和技巧是它的重要属性。因此,弄清楚各个门类的工艺过程、特点、各个门类特有的技艺及其重要意义,这是欣赏陶瓷美术不同于欣赏其他艺术门类的地方。
青花所用的彩料是以发色稳定的氧化钴(CoO)为着色剂,配以铬、锰等元素,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而制成。绘制时将青料在未烧成瓷的坯胎上绘画罩以透明的青花釉,装匣人窑在高温中一次烧成,因成瓷纹样呈现美丽而幽靓、明快又沉静的青蓝色而得名。
青花料配制完以后进入手工绘制阶段--描线与分水。描线要掌握料性,描线前要在画料碟中进行调料。料性就是指调料的稠稀程度,过稀画不“起线”;过稠画线时会滞笔。分水是青花特有的表现技法,是青花的色彩处理。它将表现对象的不同色彩,概括为不同亮度的色阶--五色,即头浓、二浓、浓水、淡水和影淡,水色的区分主要靠青花料在坯体上沉积多少来表现,因此,料水的浓淡与调制好的不同水色的水碗
有密切关系,另‘方面,在操作过程中,坯的干湿、运笔速度的快慢、积水时间的长短,都与水色的浓淡有直接关系。这一切,都需要娴熟的技巧。衡量一件青花作品是否地道以及水平如何,分水技巧发挥如何是关键。
陶瓷被称作“火的艺术”,这是它的实质所在,一切工艺过程和技艺手段最后都得经受火的淬炼,正如朱琰在《陶说》中所说。“画器诸色,与画家不同,器上诸色,必出火而后定。”因此,火的掌握,对陶瓷艺术品的成败至关重要,有些作品会发生作者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是火的神奇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