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一名的来源
景德镇一名始于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1007年)。宋真宗命昌南镇进贡御瓷,并命底书“景德年制”款,景德镇因此而得名。
景德镇之所以成为瓷都与它地理环境有关。景德镇及周围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陶瓷工业原料,如瓷石、瓷士、釉果、耐火材料和高岭土,尤其是高岭土,质地特别好,并成为世界同类陶瓷土的通称。同时,水源丰富,提供了交通和水动力资源;松木、杂木丰富,提供当时唯一的燃料。景德镇瓷业繁荣昌盛时,官窑达敉百座,萧条时也有敉十座,民窑更不知其敉,小窑一天用柴9000公斤,大窑一天用柴25000公斤,白天白烟掩盍天空、夜则红焰烧天。上万座水轮车及水碾,敉千只运送燃料、材料和瓷器的船只,可想当时的繁忙景观。
景德镇陶瓷的发展简史
景德镇制陶业始于东汉,此时的陶器质粗、体厚、釉色淡、而粗糙。东晋赵慨对当时陶瓷工艺进行了重大改革,使景德镇陶瓷由陶到瓷的变革起到了突破。景德镇瓷在南北朝、唐初时已明扬天下。
宋代,青瓷白釉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宋代主要是影青瓷(青白瓷),而且烧造出了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多种颜色釉瓷器。
元代成功的烧出了青花瓷和釉里红瓷。以及青花釉里红瓷。其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彩(又称卵白釉)。其他色釉如红釉、兰釉、金釉等也开始出现。
明代时,景德镇已成为了全国制瓷的中心。永乐年间烧出了玲珑器;成化年间,又烧出了青花玲珑瓷;0。5毫米至1毫米的薄胎瓷开始出现。斗彩(釉下青花加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工艺)在成化年间出现;其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嘉庆、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五彩。斗彩是整个图案中青花起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青花五彩中青花则与其他颜色没有主次之分。呈现出了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兰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嘉庆、万历年间彩瓷图案、花纹满密、色彩浓艳深翠。明代彩瓷还有白地绿彩、青花红绿彩、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素三彩等等。明代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发展也很快。白瓷的烧制水平已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明永乐、宣德红釉和兰釉,成化孔雀绿,弘治黄釉,都有很大成就,永乐“祭红”当时称谓永乐之宝、价格昂贵。宣德年间宝石红比之祭红更贵。明代兰釉在宣德烧制也较多,兰釉、红釉、白釉,为宣德瓷之上品。明代时期官窑民窑并存。
清代时期瓷业更为发达,官窑、民窑共存共荣。民窑精品也不断涌现。康熙年间,著名官窑有臧窑、郎窑。臧窑主要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也很精致。康熙五彩上又发明了釉上兰彩和黑彩。色彩的增多,金彩的广泛应用,使康熙五彩更为艳丽多彩。郎窑最有名的是郎红,美人醉(即缸豆红,诗赞曰: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在五彩的基础上,康熙年间,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制作了粉彩。粉彩在雍正时期得到了更大的发展。清代瓷业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乾隆中期开始衰败。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