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艺术源远流长,中国古老的壁画是无名氏集体创作的,它和文人画同为重要的艺术脉流,它的成就往往被艺术史忽视。但墨西哥壁画家大卫·艾尔法罗·西格罗斯却认为中国的壁画是世界的绝珍,当他在云岗石窟,面对千姿百态的菩萨像时,他震慑了,徐徐地向这一伟大的艺术雕像跪下。
旧中国经历了几百年的壁画衰落时期。“五四”以后,敦煌闯进艺术家的心灵,著名画家张大千在抗日战争期间率一批艺术家,在敦煌的石窟中,制作了东汉,西晋和唐朝的壁画复制品,并先后在成都、北京展出,使我国古代壁画这一伟大的艺术成为滋养新一代艺术家的乳汁。墨西哥壁画运动也曾激起人们的热情。建国以来,虽然有过几件壁画作品问世,如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等,但数量太少,没成气候。五十年代,派出去的几名壁画留学生,回来都改行了。值得提起的是,当时有两位中国现代壁画运动的呐喊者,他们是中央美术学院的董希文和中央工艺美院的张仃,他们都在自己的院校创办了壁画专业,曾影响和培养了现在中年一代壁画家。
三中全会之后解放思想的新形势,使人们的期待变成了现实。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再建壁画专业。1979年,张仃老师领导了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创作。这一作品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它是壁画创作巨大潜力的显示和检阅,是多年聚集能量的一次爆发。壁画艺术已经在中国文艺复兴的跑道上起飞了。
现在壁画已取得社会承认和大众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建筑安置壁画,人们开始意识到壁画不仅有装饰作用,能够美化环境,还会提高建筑的价值和规格。而具体谈到壁画本身,就说来话长。
涂抹或镌刻在崖壁与洞穴中的原始壁画,与如今装饰豪华的公用建筑的壁画,同样都是人类的一种能动行为。
有的崖洞壁画据说是为了施魔法,也有说因为图腾,还有视其为类文字现象,是用来记事或作交际。亦还有娱乐、感官享受等其它因素,只是程度上有或强或弱,或为主或为次的差别
崖洞壁画的创作者同时在当时又是这些壁画的仅有读者。绘制的目的仅为自我服务,不图取悦于人,不顾褒贬,呈自由散漫状态。
之后,情况有所不同,如《孔子家语》与屈原《天问》中所说的周室明堂壁,画,则专为统治者的统治服务,已过渡为“助人伦,成教化”的目的的专一。可惜,这一时期的壁画迄今无遗迹可寻,就其用作看,似近代的书,人们接触它,接受其说教。
墓室壁画的目的在说教外,还有对亡者的纪念;但也不可避免地流露出普通人的世俗情感。
石窟壁画则因信仰所使,象征性成为最典型的方法,理想的浓郁的宗教气氛,充满着压抑感。庙堂壁画与石窟壁画在形制上相同的多,相异的少,这是同样受信仰驱使的缘故。
仅仅以装饰为目的的壁画,是直到现代才发生的现象,并渐渐成为壁画发展的主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怎样纯粹的装饰,却必然反映某种意识,并不意味着必然地作为某种意识存在的壁画完全没有有害于或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功利性。
壁画的装饰性对于建筑的价值当然不是唯一的,其它如纪念性,说明性等价值也会同时并存。应当相信,不同的时代需要并能创造不同的壁画语言。 ,
壁画的装饰性亦可理解为壁画对建筑的适应性,因为建筑是壁画存在的基础。建筑的功能,风格及所传达的观念+规范着壁画的内容和用以表达其内容的形式,它在建筑占有并影响的空间内应当始终是和谐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壁画存在的自由是不完全的,其本身不可以过分地奢求个性,因为壁的个性更多地表现在对于建筑的适应方面。
壁画对建筑的适应体现着壁画与建筑整体的协调一致,这种一致性一般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一是壁画的构造性,包括构图、形象、色彩、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二是壁画的空间量,即壁画在建筑的三元空间的占有量,是壁画面积与建筑面积相宜的比例分配;三是壁画的方位性;四是壁画的形态性。
好的壁画会使建筑的功能得到广延,使建筑更加充实,更加完美,具有更有力的实用效能,从而获得超越建筑本身的审美价值。我国首次出口日本上野火车站的大型陶瓷壁画《四季繁荣图》(由著名书画家、天津大学教授王学仲设计,江西省景德镇艺术瓷厂制作),色彩柔和,清秀雅致,画面上呈现出中日人民在美丽的樱花盛开时,游览壮观的日本古典式上野村,欢快的大熊猫大口大口地吃着翠竹,象征吉祥的腾龙飞凤在富士山前舞荡。这幅壁画镶嵌在上野火车站的厅壁上,与该火车站的环境非常和谐,显得气势格外雄伟,使人顿生“人在厅前立,身在画中游”之感。
至于室外壁画则另有特殊的一面,因其除需完成对建筑本体的适应,还应同建筑那样寻求与存在条件的和谐,它的空间意识因而要大得多,强烈得多,是室内壁画的语言所不能比拟的。
壁画艺术,概括来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用颜料进行绘制的,称之为绘画型壁画。另一类是通过工艺制作的,称之为工艺型壁画。 ,
绘画型壁画分干壁画(中国传统壁画称为刷地壁画)和湿壁画。干壁画所用材料及制作方法较多,中国传统壁画绝大部分属于干壁画。这类壁画大体有下列几种:第一种是干酷素干壁画;第二种是矽酸盐壁画,又名水玻璃壁画;第三种是无光油画壁画;第四种是蜡画法壁画;第五种是丙烯颜料壁画。除上述几种干壁画外,目前国外绘制室外壁画,有采用新型油质材料,绘画在铝板、铁板或不锈钢板上的,这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基底与油质颜料结合在一起,显得特别厚重、强烈。湿壁画技出现于远古时代,鼎盛时期在古代。湿壁画是一种用水溶颜料画在潮湿未干的石灰底子墙面上的绘画。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巨作,如乔托、波提切利所绘制的壁画。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米开朗琪罗为西斯廷教堂所作的天顶壁画等,都是湿壁画。
工艺型壁画的形式很多,包括镶嵌画、玻璃画、釉上彩和釉下彩陶瓷壁画;铝、铜、钢板腐蚀壁画、珐琅壁画、琉璃浮雕和画像石等。
陶瓷壁画是一种历史较为悠久的壁画。在200多年前,德国文化古城德累斯顿的王宫大门外的墙上,装饰的是一幅100多米长8米高的人物众多的巨型陶瓷壁画。我国的九龙壁历史更悠久。我国有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为制作陶瓷壁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笔者在创作陶瓷壁画的过程中,发现其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一、陶瓷行业有丰富的釉色及其干变万化的窑变,能产生画布上求之不得的效果及美感;二、陶瓷壁画“大小由之”,三、瓷板可厚可薄,厚板可浮雕可镂空,而薄板可在设计颜色后,随意掰取形状,作为镶嵌画。
陶瓷壁画的优点远不仅此,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开拓。陶瓷壁画将来一定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壁画乞术体系,也希望我们新一代陶瓷美术工作者能以陶瓷壁画带动我国仍至世界壁画艺术的蓬勃发展,创作出一个又一个轰动世界的陶瓷壁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