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的中国, 以改革开放大潮为契机, 形成了八十年代的艺术引进大潮。 它以西方现代艺术为观念性依托, 以照搬、借鉴为化合手段;充分显示了中国艺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色, 寻求西方现代艺术与中国艺术在本质上的协调性。使中国艺术家对艺术精神的把握, 在观念上向前迈进了一步。艺术家的主要注意力不是对于传统艺术中的若干程式语言的承键, 而是着意于对艺术结构自身的探索和对艺术本体的体味。在写实、 写真方面,也注重对艺术的文化精神的把握和提升。也正是由于在这样一种大的艺术语境下, 现代陶艺才能得以成为我们艺术家创作的一个方向。
[关键词]: 陶艺, 艺术,理念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陶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光荣的标志,在世界上陶瓷象征了中国。至今,中国古代陶瓷的叫卖价在国际艺坛上是唯一堪与西方艺术晶抗衡的。然而,由于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成就过于深远博大,传统技艺过于隐私,封建社会动乱衰败、官僚主义等社会因素,同时又缺乏研究改良,中国的古代陶瓷衰微落后了。反观国外先进国家当年向我们的陶瓷母国学习,而后研究开发,今日他们已迎头赶上且居于领导地位。特别是到二十世纪初期,当我们还沉醉在遥远的光荣里时,西方陶艺家、学者早已把陶瓷工艺从实用器皿造型功能提升到可以表现个人陶艺创作的纯艺术领域,并与绘画、雕塑的美术观念并驾齐驱。
20世纪80年代的艺术大引进,不仅引来了现代陶艺,更是使中国艺坛的思想变的异常活跃。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当然也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事实上,现代陶艺的创作在某些方面已深深的打上这种影响的烙印。由此纵观中国现代陶艺在引进、发展这一过程及存在的现实,我们或许可以发现我们在创作观念还存在很多有争议的课题:传统的与现代的、外来的与民族的、保守的与创新的……等等。
2 中国现代陶艺的现状
中国是列早开的慢车,有着七千年的陶瓷发展史。但是由于种种因素,丰厚的古代文明既是这辆车的动力,也是阻碍它快行的累赘。八十年代的艺术大引进,成了中国艺术向前跨越的润滑剂,而中国陶艺家的创造力也由此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但不容回避的事实表明,从古至今,中国陶艺一直都没有得到与绘画、雕塑、建筑相比所应有的地位,当人们把陶艺与绘中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画种并置,甚至在全国大展中只是作为设计中的一个小种类来对待,陶艺似乎也未能做出强有力的反击。
中国现代陶艺的这种景况决定了它与绘画、雕塑等姊妹艺术相比,在当代中国面临着双重任务,它除了要与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应追求自身的当代品格外,它还有“补课”的任务,即获得自身的文化地位。这是因为陶艺作为一个重要的艺术门类,它在中国艺术史中缺乏应有的自身明晰性。它似乎稀理糊涂地被裹挟到21世纪的今天,一直被人引领着走,从来没有牵着别人走过。
直到今天,陶艺最强烈的愿望仍然相当朴实。就是:希望展示,希望关注。
3 中国现代陶艺存在的问题
3.1“盘根错节”的清理
中国的现代陶艺是伴随着八十年代初期中国现代艺术运动兴起,大量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先进思潮被引进,这些对于当时具有革新精神的陶艺工作者产生了很大影响。加上其他艺术门类艺术家的介入,更为中国现代陶艺发展注入新的能量和更丰富的思想,并为这一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由此形成了多重风格的创作样式。诚如吕品田在《中国现代陶艺创作批评》一文中,将中国现代陶艺创作倾向概括为:七十年代末的以一般形式美为准则的唯美流;八十年代早期的“沿着心灵的轨迹探索”致力于原型与世界现实深度关系把握的唯理流;以及八十年代中期的“追求非思维性主体和非认知性的冥合”的唯物流。而后更是进一步拓广,分出了许多分支流派。如:前卫陶艺、实验陶艺、观念陶艺等等。呈现出多重风格样式。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反思和争论…… 首先是陶艺的民族性。它对当代青年陶艺家来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它涉及到一些陶艺家自觉地趋向于从民族传统形式中获取思想资料的价值取向。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选择的问题。“中国的陶瓷艺术如同西方绘画经历了一个真正完整的古典主义阶段。各种工艺、材料及传统的审美理念都走上了各自的封顶”。而现代陶艺,它是打着“反传统”“前卫”的旗帜。因而民族形式的借鉴、吸收是一种风格主义、样式主义的产物;还是当代人生存所必须的一种价值保障。追求现代陶艺的民族特色是缺乏当代性的文化受成主义,还是满足当代需要的手段。这样的一些问题在中国文化目前所处的特殊处境来看,它会长期存在下去。但是在艺术心态上我们应该允许各种探索和尝试,而不应该非此即彼,以一种文化专制取代另一种文化专制。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固然有着极大的自豪感,但那毕竟是遥远的过去,留给我们的只是历史的痕迹。如果一味的囿于传统而不去接纳外来的艺术观念,最终只能导致艺术的萎缩。反之如果打着现代艺术的“旗号”一一味的追求现代、盲目的崇拜西方现代艺术:只求变化,不求明白;只是追新逐异其结果往往是艺术走向没落的标志。因而有成就的陶艺家就善于从民族样式中吸收营养,揉入西方现代设计理念,创作出成功的陶艺作品。如“孟庆祝倾注于情感的《壶神系列》(图1)以‘关于水资源的联想’为副标题,明确指出它的主题;而且他以中国传统陶瓷的主题一茶壶为题材,也隐含着当前生态危机日益紧迫的形势下对家园的回望 ”。
其后引发的争论是陶艺自身语言的问题。陶艺首先是一个三维的艺术,但它同雕塑又是有近乎迥异的区别。因为陶艺创作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运用工艺材料和“火”这个最基本的元素,而且它也是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语言。一万多年前,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非常娴熟的玩弄起陶艺。但一直以日常生活用具的形态存在,而从未产生过真正意义上的陶艺作品。因此,现在仍存在陶瓷彩绘技艺家就是陶艺家。殊不知,陶艺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它是现代主义运动的产物,并且由于它彻底摆脱传统陶瓷的实用性、装饰性的束缚,所以获得了相应的社会文化针对性和现实文化批判功能。在历届陶艺展中,总是充斥着泾渭分明的几类作品:一类是与传统陶艺样式完全不同的作品,纯粹表达艺术家观念、情感和情怀的现代陶艺作品;一类是极端,完全符合传统的陶瓷样式。因而构成了现代陶艺界一个近乎混乱的争论。现代陶艺作品应以何种面目来坦诚面对观者?我个人认为,现代陶艺应走上表现陶艺家情感和体现人性以及阐述陶瓷材质之路。如周武的《碗系列》(图2),他的作品虽具有实用功能的外在形式,但它没有实用的意义,只是从人类面对共同文化课题的宏观角度来考虑工业化时期的生存状态。
3.2“推陈出新”的误区
当下文化的急功近利,一‘锤子买卖,见好就收的因素,并不符合陶艺的性格。陶艺的构思、创作、烧成,本身不可能是一种短促突击的行为。
好的陶艺作品有生命、有价值,这种价值是通过明确的主题内容与艺术表现形式完美的结合而产生的。没有主题内容的作品,也就没有思想,没有生命,失去存在的意义;另——方面,没有好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也就没有情感,没有联想,因而难引起共鸣。也就失去用视觉语言规律与设计语言规律来阐述感情、思想内容的价值观念。对照我国的陶艺工作者在创作中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
首先是许多年轻的陶艺工作者,在没有完全领会到传统文化精华,又没有触摸到西方现代构成样式基础这样一种状况下就创作作品。因为在动手做之前已有大量的陶艺印刷品充斥到脑子中去了,所以—…味模仿、抄制似乎就成了必然。岂不知艺术贵在创新,要独具个人风格。每个人都有自己从事创作时的感受,应抛弃别人的影响,牢记“生活乃艺术之源”。认真活,热爱生活。把生活中一点——滴的感受默默存贮于脑中,逐渐积累。直至灵感如泉涌,带着冲动和热情去创作,而不只是书本的经验意识。应时刻牢记“艺术上的重复是衰弱的标志”‘”。所以这样一种简单的模仿、抄制必须坚决的扬弃。
其次,在一些优秀作品出现的同时,也有为数不少的“杂交品种”涌现出来。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对西方当代艺术的盲目崇拜和对中国本土文化的陌生感。他们并不关注文化发展的平衡性,不了解当今边缘科学和哲学对文化影响的深厚意义,只知道主义和流派,并用“拿来主义”的观点,把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流派直接安置在自己的作品中。中西艺术的“结合”,往往形成不伦不类、不健康的怪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背景与西方差别很大,不同环境中有着不同的道德文化观和社会意识形态标准,出发点不同结束点也不同,因此不能强硬的把两者扭结到一块。艺术有着其自身的不变的规律,一味移用西方现代艺术趣味并不能代替个性的创造,对自身传统的完全否定则将带来失去立足之本的危险’“。所以这样一种生拉硬扯的结合也必须予以抛弃。
4 中国现代陶艺的再生之路
现代陶艺是伴随着现代艺术运动兴起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陶瓷艺术的延续和伸展,更多的是反映当下社会人性和历史。因而在现代社会这样——种大的艺术环境里,我们更多的应从学科自身的建设和开拓的去思考问题。
4.1蕴古创新,挖掘潜力
从传统中再出发一中国传统陶瓷创作精品能独树一帜,由于渊源深远且能吸收外来优良风格。熔铸精深,蔚为东方陶艺造型的典范。在当代我们更应继承传统陶艺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同时吸取西方现代审美哲学与思维成果,研究改良,重新出发,创造中国现代陶艺新面貌。如:景德镇现代民间青花(图3)是景德镇传统民间青花延伸的结果。时代发展变化导致景德镇民间青花的发展变化。艺术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突破原有的思维,继承传统民间青花精髓,结合现代陶瓷科技成就和现代艺术发展趋势,进行多方位扩展。将传统民间青花发展成富有现代艺术意韵和现代审美内涵的现代民间青花艺术。现代民间青花吸收了传统民间青花形式技法中的抽象意念、写意画风和符号性艺术语言。在创作过程中不拘泥任何具体形式,充分表达陶艺家的意念、情感与个性。融人现代艺术的表现意念和精神内涵。陶艺家的自我意识得以充分的渲染,创造出一种全新归属于陶瓷艺术范畴的艺术形式。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传承的重要桥梁之一,开拓了一条从传统延续、发展到现代的新路。
4.2更新观念,建设学科
现代陶艺与设计思路之分野……现代艺术造型之体系分两大系列:一为纯粹造型(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二为机能造型(产业造型、建筑设计、都市设计……)而其中产业造型又细分工业设计、商业设计、装饰设计等。这种分类法即是非实用与实用、创作与设计之分野。2 0世纪初当代陶艺家摒弃了传统实用功能概念而接受非实用性的创作理念,从传统陶艺领域走了出来,推向纯粹表达个人主观性意念及情感,走向纯美术的范围里。到了9 0年代中期以来,陶艺家一方面在具体的陶艺创作中逐渐意识到与设计分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在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相结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设计的要素,使作品成为与环境有机结合的组成部分。而作为现代教育的主体一高校也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更博大更宽广的胸怀去接受这样一个事物。真正以学科的高度去建设。由于中国几千年来陶艺教育都是延续一种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学,以实践为主, 目的是培养熟练的制陶工。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现代陶艺教育, 中国的现代陶艺教育无论是质上还是量上都存在着不足。首先是开设陶艺专业的院校过少;其次是中国现代陶艺教育先天的存在着缺少创新,差异和个性。然而现代设计教育关注的是个人的个性表达,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的高校应站在时代的前列,用系统的现代教育体系去培养现代陶艺人才,从理论到实践,培养“艺术家”。也只有这样,现代陶艺才能真正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工艺生产走向独立创造,并使之汇入到现代艺术活跃的格局里。
4.3开拓进取,形成氛围
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但并没有积极的融人到现代艺术的大格局里,更多的行动只是局限在陶艺这一“小栏目”中。反观其它艺术门类却是显现的异常活跃。这也许是非常值得我们的陶艺家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陶艺家缺少应有的魄力进入、作品自身缺乏足够的水准,还是我们自身缺少行动,缺少事件,因而未能引起别人的关注。然而在当前这个大转变的年代里,失望与希望并存、困顿与机遇交织的时候,也许我们更应借助中国当代艺术活跃的气象,肩负陶艺当代变革的文化命题,熔人中国当代艺术创造的情境。一方面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充分利用陶的文化资源,来把握自身现代嬗变的实验性命题;另一方面要深入日常生活的界域之中,吸引鲜活而细微的文化感觉,将陶从文化的符合变成文化的本身。并由此塑造一种转型期的现代性话语。以更积极的态势、更进取的精神使陶艺真正参与到现代艺术的大格局中去,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旁观者。
5 结束语
我们渴望的艺术繁荣,是多层面的充实发展,不是某种专制机制的转换。致力于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我们艺术活动的全部价值。我们不仅要创造时代的艺术,更要创造时代的观众。而现代陶艺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一部分,它一方面依赖社会整体的发展与进步,亦有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中国现代陶艺家的任务是多方面的:既要突破传统陶瓷固有形式的拘泥;更要有广阔的视野,具备参与国际现代陶艺交流的意识,确立中国现代陶艺的品格,;推动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努力完善中国现代陶艺教育体系,以再现中国陶瓷文化的辉煌。
参 考 文 献
[1)孟庆祝
[2]易英.走向纯艺术之路,中国陶艺,1999年增刊
[3]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3月
[4]潘公凯.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3月
[5]范迪安.请点燃思想之火,中国陶艺,1999年增刊
[6]李茂宗.中国陶艺创作的传统与创新,感受泥性,199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