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在景德镇主要是指瓷器烧造和成瓷加工的场所。这些小作坊是在上世纪末,国营陶瓷企业改制时应运而生的。成千上万的小作坊,不仅接纳了成千上万的陶瓷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而且还承担了景德镇陶瓷兴旺发达的社会和历史责任,让景德镇陶瓷仍然显示出蓬蓬勃勃发展的生机。同时也给时下兴起的“陶吧”提供了一个大平台。说起“陶吧”,还得从“吧”这个词说起。“吧”的英文为“bar”,它的本义是指一个由木材、金属或其它材料制成的长度超过宽度的台子。在西方,大多数情况下,“bar”主要特指酒吧这一空间场所,而在国内,“吧”的意指几乎扩展到所有的公共消费空间。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吧”:茶吧、网
吧、影吧、泥吧、陶吧、书吧、氧吧、聊吧、说吧等等。“吧”取代了“馆”、“楼”、“坊”、“店”等古老的空间场所词汇,使所有的消费空间场所附着上鲜明的西方色彩,成为一种风靡空间的流行时尚。
至于“陶吧”的起源笔者无从考究,但从一些资料来看,应该是古老的“酒吧”演义而来。这些年在一些非主要产瓷区的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以及沿海的大中城市里,“陶吧”蔚然成风,也有台湾的“陶吧”落地大陆,但他们都是就“陶吧”而办的那种纯“陶吧”,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链,也就缺少强有力的支撑。不像景德镇和一些主要产瓷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小作坊不仅具备了“陶吧”大部分的传统功能,而且还能为“陶吧”提供许多便利条件。笔者认为,但凡对传承陶瓷文化有点兴趣,又具备一定陶瓷技艺的小作坊业主,都能把自己的小作坊办成时尚的“陶吧”。不用增加很多投资,只要在泥坯成型的小作坊里增加一两部辘轳车渊传统的坯车,可以用来做坯、利坯、剐坯等冤,忙时用于生产,闲时或游客来时,可以让游客在辘轳车上学习做坯,亲密接触泥土的气息,体验泥做火烧的感觉曰在成瓷加工的小作坊里增加一两个画位,可以让游客在瓷器上题诗作画,寻找着那与纸画上的笔锋运转和颜料搭配效果的不同。平时小作坊里的工人进行生产,游客来时进行现场指导。坯胎或成瓷烧造后,送到游客的手中,让游客在欣赏到自己动手制作成果时,那亲身实践中了解到的陶瓷制作传统工艺,热爱陶瓷、弘扬陶瓷文化的情感,不禁油然而生,久久不能忘怀。小作坊里孕育着大“陶吧”,关键在于要具备热爱瓷都,传承陶瓷文化的理念和素质。在接待游客时,不要只拘泥于向游客介绍陶瓷制作工艺的那种直观的形式,应该让游客动动手、玩玩泥巴,通过“陶吧”这个开放的形式,来满足游客对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兴趣和爱好,来激发游客即兴创作的灵感。当然在一些现代化的陶瓷企业,还可以添置一些现代化的“陶吧”设备,如能划出一块专门的地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像环球陶瓷公司研制的“哈哈泥”,本身就是“陶吧”的好原料,海畅法兰瓷的高科技陶瓷产品和风景如画的环境,让游客在观赏到景德镇精美绝伦的陶瓷工艺和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之余,在景德镇这天然浑成的“陶吧”里,享受到传统和现代陶瓷文化的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