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景德镇铜红釉的家族里面有一个最为优雅的釉种,那就是“美人醉”也称为“豇豆红”。美人醉最早出现在明宣德年间,兴于清康熙时期。美人醉的发色钧红红、祭红、郎窑红及其它铜红釉不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深红色而是一种浅红色,颇似桃花及海棠色调,所以又称它为桃花片可海棠红。此外还有称为美人霁及美人祭的,其实都是一个品种,由于烧成上特别困难,其生产多为一些小件样品如印盒、笔洗、石榴罐、柳叶瓶等,虽然如此,但是真正好的样品无论是古代或现在烧制的都不多见。
由于烧成气氛的影响,美人醉的色调千变万化。有的在朦朦的粉红色当中有深红色的斑点密集;有的一部分为深红色在其周围逐渐晕散为浅红色调;有的在深红之外的较浅部分又微泛浅黄或浅绿色,有的在深浅绿色当中泛现着不同的红晕,出现“满身苔点泛于桃花春浪间”的奇趣。真是变化多端,微妙无穷。清代诗人洪北江吟道:“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真是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富有诗意的美丽的釉色。
据说“美人醉”的名字是当朝一位皇帝在酒席间即兴取名的,当这位皇帝与他那美丽的贵妃饮酒作乐时,有人拿来一件景德镇刚问世的红釉花瓶,其动人的釉色酷似贵妃酒醉的美丽脸色,皇帝当即命这釉色称“杨妃色”,又叫它为“娃娃脸”,后来逐传开为“美人醉”。
美人醉色调的变化主要是受铜的着色特性及工艺烧成条件不同影响所致,当然配方中所引进的基础釉原料和熔剂也有关。铜既可以作为分子着色,也可以作为胶体着色。前者受浓度的影响较大,与粒度的大小关系较小;可是后者呈色情况与粒度大小有密切关系。在烧成过程中,由于温度气氛,釉料组成特性及釉料粘度变化情况不同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便使铜在釉料中获得的粒度大小有所不同,因而色调千变万化。“美人醉”与其它红釉从表面上看起来不同,可是实际上它们之间有本质上的联系,都是由于用铜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仅仅是工艺操作上的变化而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