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的外观质量是指产品瓷胎是否规整,釉层是否光洁,用目测可以直接辨别的质量。 一件日用陶瓷产品,在成型、干燥、烧炼成瓷过程中,由于内在(原料自身的质量、原料的处理,配方和烧炼等)和外在(外界物质的渗入,成型操作的不合要求,以及意外的失误)等原因,使造型的坯胎和釉层出现了种种不应有的缺陷,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归纳有如下几方面。
如上所述,陶瓷造型坯胎(包括坯、釉)出现的缺陷,其成因大致可分为内因和外因所引起的。
(一)造成缺陷的原因及现象
1 坯胎
(1)变形
变形属于坯胎的缺陷,是坯胎在成瓷时产生的不符合原规定要求的形状,它是陶瓷的主要缺陷。它造成产品口径歪扭,不圆、多边形产品边不等,底部凹下或凸起,腹部下沉,塌边、咀、把不正,不合规格等现象。
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料配方不当,成型泥料精炼不均匀,坯体干湿不均,坯体厚度不符合成型要求,造型上部重量过大,坯体拉力不匀等。如带把的产品,由于把子重又无亲口泥或其它原因形成重力和拉力偏向,蓄泥不当;装烧时坯体人匣放置不正,烧炼中窑温偏高,或受外界或自身震动等多种原因所致。
(2)咀、把歪斜不正
带有咀、把的壶类,产生壶咀、把不正的原因是,模型不规正,坯件接头处雕削不严,有歪斜或安装不正;也有的是与成形方法有关,如修坯和压坯成形产品,因为是旋坯辘轳成型,一般旋坯车反时针方向旋转(从左向右转),使坯体结构右向。在焙烧时坯体向左还原,接正的把随之反向(即向左),形成歪把。因此,解决(纠正)的办法是将壶把适当搞弯曲,下端规正的粘接在壶体上,上端有意识地适当向反时针方向粘接(即向右)。顺时针旋转的辘轳则相反。这主要是出现在做坯、修坯成型中并有较长有咀、把产品上。如酒壶等的长把。
(3)咀、把断裂
咀、把与主体壶身未能紧密粘合,形成裂缝或产生脱落现象。
咀、把与主体壶身粘合不牢,出现裂缝和脱落,主要在于雕削工序上,如接头泥浆过硬、过稠、过厚或沾浆不均匀;主体和副体(壶把)结合处不吻合等所致。因此,副体咀、把粘附主体不死(不牢固);接头泥过稀则会出现走位(下滑)。咀、把周围填补的接头泥押的不严实,而产生裂缝,更甚者则会出现脱落。
(4) 滚迹
在滚压或刀压成形中,胎体上产生的高低不平旋弧线纹痕迹。 ;
主要是练制的泥料中含水率大,又不够均匀,在成形时由于压力不均,坯体松紧不一,至使坯体结构不一致。因此,在焙烧时收缩不等,而造成旋纹状起伏印迹。手工作坯由于手法的轻重不
一;压坯成形时滚头的旋转压力不均匀,均会出现滚迹现象。
(5) 犯泡
陶瓷胎体有隆起的泡状现象
犯泡现象,主要是原料中含有过多的碳酸盐、硫酸盐等有机物杂质,在焙烧过程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体。烧成时速度过快,气体未能完全逸出和未逸出的结晶水,均能使胎体犯泡。影响了瓷胎的乎整。
·此外,由于炼泥不当,坯泥中存在硬泥块,烧成后会出现“死泥泡”,掏泥过稠,坯泥中空气未能排尽;两缸泥浆合并时,由于倾倒过急均易出现“混缸泡”,以及受周围重烟的影响而形成的“烟子泡”等。
(6) 黑点
“黑点”又称“斑点”,是陶瓷表面呈现有散布的大小黑色、棕褐、淡黄的斑点。
产生黑点的原因,主要是在坯料粗制,贮存,制坯过程中产生的。精制时坯料中含有的铁质颗粒来充分磨细和淘汰(即除铁),或含有黄泥等杂物;在贮存时工具不清洁和保管不善,泥料中混入了黄泥和杂屑;修坯时不慎散人了修坯刀具的铁骨。人窑焙烧在还原气氛中铁质杂物等发色还原成黑色、棕褐、淡黄的大小不同斑点。故又称“铁点”。
(7) 坯爆
俗称“过江”,是坯体出现开裂现象,成为废品。
主要原因是配料不当,密度过大,人窑前水份控制不当,焙烧时初期升温过快而出现开裂现象。有时因开窑时间过早,受冷空气影响;冷却过急;急冷急热,坯体和外界温差太大,内外收缩不一,使坯体受损而开裂,此缺陷以大件厚胎为多-
有时因坯体内有杂质硬物(石子、石英等),在坯胎内爆裂而引起的坯爆。坯釉的膨胀系数,相距过大也会引起“过江” (坯爆)。
2 釉面
(1) 釉薄 ;
产品表面由于釉层过薄,形成了局部釉面不光亮,有时泛黄的现象。
釉料过稀,或因釉层厚度未达到要求标准,釉面无光,略透坯胎,产品发黄。
(2) 缩釉 ·
局部无釉,无缺釉不同的是在釉圈边缘界有突起的圆边,有时也犹如釉浆炸浆现象。
产生原因是坯体不洁,局部沾有灰尘、杂物。最忌油腻(油水不合)。在清坯,补水时又未彻底清除。上釉后,此处釉浆与坯体粘合不紧。重者上釉时立即向四周分开;有时在焙烧时釉缩向四周,四周釉量增多,釉层变厚,形成最高的圆形,露出胎面。
(3) 橘釉
釉面缺乏光泽,呈现高低起伏似桔皮的现象。
形成桔釉有如下原因:首先是坯体湿度大,吸水性差,施釉时吸附于坯体表面的釉不能均匀布开。再则因釉融溶后,粘度太大,故流动性小,釉不能均匀分布。其次是焙烧时,氧化期温度过高,又通风较差,坯体中的盐类分解封闭在釉中而造成“橘釉”现象。
(4) 裂纹
釉面出现局部龟裂纹。俗称“釉面发警”。
道理很清楚,主要是陶瓷坯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致而产生。在此,因为釉的膨胀系数大于坯的膨胀系数,釉面呈现裂纹;有时在烧成后冷却时受到的胀应力,已超过允许的强度和弹性限度而使釉面发生裂纹。其中又有“阴裂”,被釉敷盖的裂纹,“被裂”指釉面开裂和坯釉皆裂。
(5) 锡面
锡面是由于胎釉在焙烧时温度偏低等原因,釉面未烧熟透,致使局部出现不正常的白色釉面,或局部出现呈锡般电光釉面,闪闪发光,影响了釉层的光洁度和白度。
3 坯釉
(1) 烟熏
产品局部呈灰黑色和褐色
成因是在焙烧过程中釉溶化后,窑内还原气氛过重,加煤过多过急,通风不良,碳素被熔融釉封闭,无法排出。又因一氧化碳充满窑内,燃烧不完全,使坯体有沉碳现象,使釉层呈灰黑或褐色。泥浆中加碱或釉料中石灰石融剂过量,也易引起吸烟。
(2) 针孔
陶瓷釉层表面呈现凹下的小孔眼称“针孔”又称“猪毛孔”和“针鼻眼(孔)”。
其发生原因是原料中含有机物过多,泥料炼制颗粒过粗,陈腐期短,含水及气孔率大,在高温焙烧时釉溶融,被坯体气孔吸收而造成针孔。
(3) 熔洞
熔洞就是产品表面呈现较深的孔眼,实际上也是开口气孔。
熔洞的产生,主要是坯体气孔率大,或因坯体内的石膏及有机物等易熔物在烧成过程中熔融后产生的凹坑“空洞”。熔洞多产生在盘类外部边缘板子上。一种是封闭空泡,一种是开口熔洞。前者是因上釉后水分膨胀作用产生的突起。后者是烧成后由于气体冲破坯釉而形成的开口熔洞。
(4) 水泡边
“水泡边”就是在陶瓷产品的口沿以及有棱角的边缘上出现水珠一样的气泡。
起因是①原料内可溶性盐类和有机物,大部分积于坯体的棱角处,降低了釉的溶点。因此,在坯体内分解生成气体而受阻,不能逸出。②坯体未干急行上釉,上釉后的时间过长,增加了可溶盐的集积。③坯体边缘积有灰尘,磨坯、补水时未清除。④釉浆过稀或不均匀,在焙烧时氧化不充分,还原焰过重等情况均出现水泡。
(5) 泥(釉)缕
制品坯体、釉面的口沿和腹下部,呈现鼓起的或不规则的一绺绺泥浆和积釉现象。又称“泥(釉)绺”。
主要是使用过浓、粘性过大、流动性不强的泥浆所致。在注浆成形时,坯体口沿和腹下部最易积聚泥浆,形成鼓起的泥浆圈或流下的泥浆痕迹,称“泥缕”。同样原因,釉浆过浓、粘性过大、釉厚处在烧成中熔融流淌下来而成一绺绺的流痕,即为“釉缕”,又称“釉绺”现象。
4 由于外界原因引起的缺陷
(1)缺釉
缺釉现象是制品表面局部脱釉。
施好釉的坯胎,由于意外的碰击使釉层剥落,焙烧成瓷后出现局部无釉露胎。
(2)色脏
产品表面呈现不应有的斑迹杂色。
由于坯体不清洁,放置过久落有灰尘、杂物或手触汗迹未清除,因此产生斑迹。釉下彩瓷,色釉开光产品因操作不慎,色料误人白釉,成瓷后出现有色斑块,影响了质量。
(3)火刺、射火
火刺和射火缺陷是同一原因造成的。主要是匣钵破损,未能修补,装坯后又未坐死(合严),并未能用耐火泥封严,留有残缺洞眼,焙烧时火焰从缺口钻人匣内,射到坯体上,由于燃料中含碳、硫等元素的作用,坯体现现黑、褐色斑点。有时火焰中带人匣屑或杂物射到器壁,粘附在釉层上,呈现高低不平的黑、褐色颗粒似毛刺状,故称“火刺”。
(4) 粘疤
产品烧成后,口沿或腹部粘匣或产品互粘,产生残缺。
主要是匣底不平,垫渣不平,装匣时产品不正,坯体靠得过近,装车及满窑时匣钵倾斜晃动,引起坯胎移动,互相粘连成疤。
(5) 落渣
指产品内部釉面落有渣屑,致使釉面不平整的缺陷。
主要是在装坯前匣具未进行清洁处理;或处理不严,匣底的渣粒落于下层产品内,粘在釉面上。有时因装坯不慎,灰渣落于器内所致。
(6) 泥渣
一般在坯体内出现有突起的泥渣屑。
主要是在清坯补水时的疏忽,未能将制坯时落人坯体内的泥屑清理干净,焙烧瓷后有突起的泥渣缺陷。
(7) 底沿粘渣
产品底部边缘粘有灰渣。
造成原因是装坯人窑,为了使匣钵互相坐死(吻合),反复转动;有时匣钵互碰,使坯体错位,或因垫饼泥与坯泥泥性不一;或过于薄软,焙烧时底部松动扩大出垫饼外,与匣底垫渣接触,造成粘渣。再则,施底部釉不严,又未进行修整而粘渣(糠灰渣,氧化铝粉等)。
(8) 毛沿
产品的口沿或底足圈不完整,出现一个或多个小缺口现象。
陶瓷产品烧炼成瓷后,胎质硬脆,尤因口、足单薄,部位突出,易因在装篮搬运中摇动,相互磕碰;或端拿时不慎,与外界硬物相遇,损伤了口、足边缘,形成了缺口。这完全是外因造成的缺陷,只要操作谨慎是可以避免的。有的在缺口处包釉,是坯体损伤缺泥现象。
(9) 釉面擦伤
产品表面出现条痕和局部失光现象。
主要是瓷面接触金属或坚硬物体棱角,而刮伤成条纹;有时釉面与硬物磨擦受损,失去光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制瓷方法不断改进。烧制瓷器已由传统的柴烧、煤烧逐渐改为用煤气、液化石油气及天然气烧成。窑炉多用隧道窑和梭式窑,并少用匣钵装坯,而采用碳化硅sic耐火棚板支架托烧。因燃气较纯,烧成效果略有不同。现仅提供以上常见的现象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