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陶瓷造型一直在陶瓷创作者的创新与完善中,他们结合艺术发展状况,总结以往有关艺术风格境界的观点,从美学高度把艺术的风格境界区分为”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柔与刚这一概念出自《易传•说卦》中,原文“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这说明在远古,刚柔与阴阳、仁义具有相同的含义。
刚与柔的美学内涵
为什么在陶瓷造型设计中,人们熟谙将刚与柔的辩证关系来实现陶瓷作品更深层次的审美效果呢?
陶瓷造型在力度方面上的表现,往往会引起人们对造型设计刚与柔的联想,使形体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得更加深密,形体的量感更加正确,形式特征更加突出,加强了造型的形式美。力度的强弱合成与分解会使造型产生不同视觉现象,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还表现着不同视觉现象,在获得美感的同时还表现着不同的个性。我们强调造型,形体要有一定的量感,便要依造型的力度加强,而造型形体的充实感,紧张感和扩展感,也都包含着力度的因素。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依据这一思想把艺术风格划分为刚柔两种,《定势》篇说,“然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刚柔虽殊,必随时而适用”;《镕裁》篇说:“刚柔以立本,变通以趋时。”陶瓷创作人员通过柔和的线条的把捏,蓄造不同的景致。
景德镇民间青花的用笔主要是线的表现,是以骨力的线条去概括物象的形神关系。通过线的粗细、强弱、曲直、长短的变化,来表现事物形象的量感和质感。线条的刚与柔、动与静的运用会产生淋漓奔放、气势磅礴或深沉蕴籍、宁静优雅的美感。
陶瓷造型设计中刚与柔的审美效果
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是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在陶瓷造型中,有比较典型的壶类,这种非对称和有雕塑感的壶类具有上下、前后、左右三度空间,造型领域的扩大,使壶体的设计样式更丰富多变。这种造型是通过线条的柔和与器形的刚健结合起来表现其整体统一感,其设计是多层次的结构变化。如紫砂中的南瓜壶,它以视觉上的回环转向来表达自然生机的变化感和造型上的整体感。
在生产创作上,陶瓷造型基本上要符合稳的要求,稳除指使用时的稳定外,也要求视觉上具有安定稳实感。陶瓷器物为求使用、摆设及创作上的便利,多做成圆形或至少具有一个平稳面的形体,这种造型都以形体的中心线为轴,而造型的重心就落在中轴上,从造型重心下垂的中轴线,并落在器物的中心点,所以陶瓷器物底座的大小与平整度就在视觉上影响陶瓷作品的稳定性。
在陶瓷生产中,自轮制成型工艺发明后,圆形器便成了器形的主流,这是因为圆器使用方便,易于生产。但是轮制成型的器物受到同心圆的制约,形体只能上下有变化,使造型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就要求陶瓷造型设计者熟谙造型结构中刚与柔的转化,从而创作更具美感的陶瓷作品。
陶瓷造型设计中刚与柔的现实意义
陶瓷造型刚与柔的设计理念符合陶瓷设计自然化。设计自然化是指对陶瓷产品的设计融入返朴归真或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突出大自然是万物之源, 达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为理想境界。这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精神上、思想上、观念意识上的一个深刻影响。刚柔相济的思想始终影响着中国人的造物观和审美观。
陶瓷造型刚与柔的设计理念符合陶瓷设计个性化。个性化也是陶瓷造型审美观念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陶瓷个性化造型创作实际上就是通过陶艺家以独特的艺术眼光对生活细节的洞察感悟, 丰富陶瓷造型的内涵以适应多元化审美的时代需求,并将这种独特的感受用泥土语言得以表现。从审美角度而言,刚与柔的造型设计,便要求制作的陶瓷造型雄强遒劲,灵巧的陶瓷挺拔秀丽,即使较含蓄柔和的陶瓷造型也更表现一定力使之在柔中见刚,满足了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柔与刚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运用到陶瓷造型设计中产生如此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深远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应不断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并将之运用到艺术创作中,“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将民族文化与国粹艺术一道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