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陶瓷艺术研究 >> 瓷釉·工艺·器型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图文]古镇窑柴行         ★★★ 【字体:
古镇窑柴行

作者:吴超   文章出处:景德镇日报   更新时间:2008-10-10 10:19:56 
 

 

  景德镇瓷器的烧炼,一直沿用历史悠久的平焰柴窑,用松木作燃料,称“窑柴”,始于民国初期(约公元1912年)。它产生后,就地取材,周围的浮梁县为产燃区,供应瓷业燃料,山主雇用农民用松柴锯成一尺厚二寸一块的松柴『分三等』一等为“天字号”。这一等窑柴是树杆、直径为一尺到二尺围粗的松树锯成的,松油较多。二等为“地字号”,是树杆直径为五寸到九寸的松树。三等叫“鹿子”,锯成的松树,直径不满五寸或用大树的树梢和枝弯,松柴含有松脂易燃烧、火力大、温度高,是其他不能代替的,烧成的瓷器白玉色,至今古窑生产的釉里红花瓶,仍保留松木柴窑,瓷器的质量始终不变,因此窑柴燃料是独一无二的。过去景德镇有窑柴行,专们供应烧瓷器燃料,是全国其他地方没有的特殊行业,窑柴来自农村偏远山区,从砍伐、锯、挑到船运、集中到昌江河畔,由中渡口至太白园沿河一带都是窑柴行,通过窑柴主卖给窑柴行,再转卖给瓷器行。当窑柴运到码头,工人穿着草鞋用竹筐肩挑进窑房,所以景德镇俗称“草鞋码头”。过去景德镇没有长途公路,更谈不到铁路,所有的货物进出口,除了肩挑、车运,主要靠水运,上至祁门、东河,下至鄱阳,通往长江,瓷器运往上海,转轮出国,大批瓷器,全靠窑柴供应,年产量甚巨。东区王港乡金山村每年从东河运至景德镇窑柴,多达数十船,全是天字号,为景德镇瓷业提供了大批燃料。但每年消耗许多森林,每年逢春加紧植树造林。为恐窑柴来源断绝,确保窑柴供应,当时政府勒令各县乡村人民种植松树,每年逢春开始植树造林。
  窑柴行与山林业主有着密切联系,柴行老板每年要走访山区向业主拜年,预订窑柴,而业主在秋冬就要请好雇工锯窑柴,利用春雨,趁排洪季节,用船运到昌江河畔。因为冬季枯水季节,河道狭窄,滩多水流不畅,难以行航,往往窑柴脱销,瓷业就要停产。烧窑靠窑柴,烧窑必须聘请关键人物,购买松柴的下港先生和管开窑柴的属于烧窑老板的左右膀,干此工作的必须熟悉各个山头港口的柴源质量、尺码、价格,均需了如指掌,并且要人缘好,在松柴紧张的时候以他的声誉可买得到,当松柴滞销时也可设法将柴卖掉。一座柴窑每年烧松柴三四万担之多,柴价之高低,供应之及时,尺码的长短和质量的好坏,都由下港先生掌握,他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烧窑户利益。日用瓷是用槎窑,它的能源是用槎柴,采用各种杂树枝弯,用无棚空船装上,再由槎窑厂雇工一担担挑进窑内堆放。
  窑柴行对发展瓷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组织燃料和调剂品种上。繁忙的窑柴行满布沿河一带,给瓷都以热闹景象,昌江,瓷都人民的母亲,河水源源不断,它来源于祁门、东河,经鲇鱼山出境,然后过鄱阳湖通往长江。小河顺水行舟,运输繁忙,滩水急流,水道狭窄,船民打着赤脚一个个在前面用绳子套在肩上,在河岸上拉杆,妇女们则在船头用篙顶着肩膀使劲把船齐心合力撑向上游。昌江河水位上升,浅滩已不见踪迹,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铁路、公路、航空运输能力得到增强,昔日繁忙的水路运输已不再出现,陶瓷燃料由窑柴改为煤气、电气,一座座烟筒乌云已消失,窑柴行被取缔了。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陶人心中的“黄金”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