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批颇受收藏家重视的现代瓷器精品,这就是被人们称为“7501瓷”的毛主席专用瓷。“7501瓷”是1975年由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指示,专门为毛泽东主席设计的一套生活用瓷,由于任务的重要性,被列为该所当年第一号任务,取工程代号“7501”。 这批集中了景德镇多位陶瓷艺术家设计研制的日用瓷对景德镇影响巨大,如今已被众多收藏家争相追逐,陶瓷界人士私底下甚至称其为“现代官窑”。
日前,记者再次来到“7501瓷”诞生地—— —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了解了“7501瓷”的收藏价值,并且有幸对整个制瓷始末进行了一个回顾。
政治任务
事情追溯到1975年,中央办公厅考虑到毛泽东主席年事已高,吃饭咀嚼很慢,又由中南海丰泽园搬到游泳池住,厨房离用餐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常常出现饭菜送来了,不能当时用餐,把饭菜放凉了的情况。所以,为毛泽东制作既保温、防尘,又实用美观的优质餐具的工作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7501瓷”生产之前,中央办公厅曾考虑到毛泽东是湖南人,并将这个任务首先考虑放在湖南完成。和在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一样,下任务时都没有说具体使用人是谁,只透露了是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花面也没有具体要求,只说了使用人喜欢暖色调。湖南按要求做了一批辣椒、番茄花面的餐具,但因毛泽东觉得很俗而“落选”。
1975年4月,中央办公厅向江西省委下达任务,要求原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在3个月内完成毛泽东用瓷的研制任务。这个任务是该所1975年的 第一项任务,故称7501任务。这次研制的产品称7501瓷。
景德镇烧出了4200余件质量上乘的“7501瓷”,经认真挑选后,最终选定了千余件精品送交中南海,其余的全部就地封存。中南海收到这批瓷器后,汪东兴指示下令将未送中南海的“7501瓷”制品全部销毁。 但主持这批瓷器研制的原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并没有按中办的意见办,他们认为,送到中南海的瓷器在使用过程中,肯定会有损耗,必须留下一批作为将来的补充储备。另外,这批瓷器不但凝聚了研究所200多人半年多时间的心血,它还是瓷中精品,代表了建国以来瓷器制作的最高水平,大家实在舍不得将其销毁。最后,研究所决定将其全部封存,使这批在中南海以外的“毛瓷”幸运地保存了下来。
1980年,在毛泽东逝世了数年以后,研究所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当年的春节,从库房里拿出了一部分封存的“毛瓷”作为职工福利,每人分发了10件左右,近3000件的“毛瓷”就这样流入了社会。 陶瓷精品
7501瓷的外形装饰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李雨苍按照上级要求设计完成的。这套瓷器的外饰在风格上力求简洁、典雅、端庄、稳重,有中国特色,线条流畅优雅,器形饱满,古朴大方,达到了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统一。
7501瓷釉上彩装饰组汇聚了当时陶研所的艺术精英。器具画面有水点桃花或水点梅花。釉下彩装饰一般被覆盖在釉层底下,经摄氏1300℃高温烧结后,瓷器釉面抗腐蚀性强,装饰色彩中(一般情况下)无有害元素溶出,是最为理想的陶瓷装饰。
陶瓷是火的艺术。“7501瓷”的烧制是整个流程的关键。不同的烧成温度与不同的升温曲线,会取得不同效果。陶研所领导确定7501瓷烧成温度为1390℃至1400℃。当时没有能耐如此高温的匣钵,故成为最大难题,好在技术人员团结协作及时跟进才解决了问题。 据了解,“7501瓷”全是手工制作的,但总体造型精神面貌大体统一。其特点是传统、饱满,加工精细到位,给人以精神熏陶和美感,但其造型及其厚薄是较难仿造的。器物口边转折入微,底脚直斜适中,造型的釉坝、涩坝严谨无粗野感。器物上装饰的“翠竹红梅”构图别致。花头的正、侧有度,花苞分布得体。整个画面的造型是由老艺术家黄海云、舒松水勾勒,姿态各异,形态生动秀美。花头、叶子的混水是出自老釉下装饰艺术人员之手,技艺熟练,用色浓淡转折相宜,前后有空间感。枝杆用色老嫩有度:花丝、花蕊错落有致,整个画面十分素洁、高雅,梅竹有傲霜斗艳的精神气质。
专门为毛泽东设计、制作的7501瓷是值得永远收藏和怀念的陶瓷精品。30多年过去了,这批“神秘”瓷器的价值也由当初的几十元翻了数万倍。如今通过对外展出“7501瓷”可以更多地展现其特有的魅力,同时也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景德镇瓷器的千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