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瓷厂原名景德镇市工艺美术瓷厂,由市工艺合作社、市美术合作社、市雕塑合作社1956年下半年三社合一,首批员工233人。1957年迁入新址时,扩增为580人。三社合一之初,仅为组织合并,管理统一,并没有集中的厂房,仍在各自单位生产。主要分散在莲花塘一带的民居和坯房中,如现合资宾馆地址上原主楼右侧平房,军分区对面山坡平房、老罗汉肚、薛家坞、新罗汉肚等地。
在刚解放的生产自救、合作化运动、社会主义改造三个阶段中,景德镇瓷雕艺人和从业者被组织起来,利用原有作坊、民居,完成了兴组、成社、办厂的三个蜕变。
首任厂长康一忠,总支书记郑文清。
1956年下半年,国家拨款40万元筹建新厂。厂址选在当年东郊曹家岭东金鸡山。那时的金鸡山是曹家岭下一片荒丘,远离市中心,这个相传出土过一对黄金雕鸡的山野,被选作千年瓷都瓷雕艺术创作生产的基地,不知是冥冥之中的吉兆,还是机缘凑巧!
精明的雕塑人用半年多时间,兴建了砖木结构的车间,简陋的宿舍。基本建设只花27万元,留下13 万元作为生产流动资金。1957年3月1日,580名员工统一搬迁到新厂,这里有后来享誉艺坛,声播海外或技艺高超,独创门派的曾山东、蔡敬标、何水根、刘祖燃、张新喜、黄生根、朱新保等师傅,也有年仅十三、四岁的徒工。
那时的环境,被创业者谑称为“四无”,即无马路、无电、无水、无商店。老一辈创业者没有怨言,至今工厂趣闻仍在后生雕塑人中流传,其中的艰辛是后人难以想象的。
1957年当年利润10.29万元,总产值88.5万元,总产量9662担,劳动生产率15233元/人,工人平均年工资557元。建厂初期划分了两个车间(成型、彩绘),设置了原料组、烧炼组、装坯组、红炉组、选瓷组、模型组。创作人员纳入模型组管理,并未单独成组。生产品种主要是:罗汉
类、三星类、观音类、关公类、八马狮子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建厂初期工业瓷手模具的开发与投产。1956年,根据上级指示刚诞生的工艺美术瓷厂组建了工业瓷手模试验组,解决了我国乳胶和塑胶行业所用进口铝质模具受经济封锁进货困难,并且价格高昂的问题。企业刚组建,主要成员有:黄生根、聂龙魁、周梅、万细牛、聂藻喜、袁玉庭、占新志、聂崇喜、丰恒成等。以黄生根等同志为主的技术人员大搞技术革新,试验成功高压冲浆成型,使手模质量与产量剧增,受到中央有关部门嘉奖。工业瓷手模生产技术是国内首创,并被推广到全国各产瓷区瓷手模行业,填补了国内空白,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
这一时期的主要美术创作人员有:老一辈曾山东、何水根、蔡敬标、黄生根、张新喜、金运言、倪家训、朱新保等;进入20世纪60年代,历届陶瓷学院毕业生张兆源、刘远长、熊钢如、胡利民、李恭坤、聂乐春等先后来厂工作。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术创作组正式成立。产品由原来的罗汉、三星、观音、关公、八马狮子类,逐渐增多。产品大多数出口,占80- 90%,香港、澳门、东南亚销量最多。还有部分东欧用瓷。
建厂三周年的1959年,上交利润41.25万元,建厂九周年上缴利润41万元。到“文革”前,雕塑瓷厂总计上缴国家利润189万元,是国家投入建厂资金的4.7倍,几乎每年赚回半个雕塑瓷厂,换回了大量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