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8月22日,是人民领袖、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不论在炮火纷飞的革命时期,还是在建国后,邓小平与江西都结下了不解之缘。1973年2月,邓小平复出政坛前专程来景德镇,为期5天的考察,寄托了他对老区人民特别是江西景德镇的一片深情。
值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特将此文刊发,以表达瓷都儿女的深切缅怀与追思。 1972年8月,周恩来根据毛主席的批示,以中央名义通知江西省委,宣布对邓小平立即解除监督劳动,恢复党的组织生活,让他从事一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的活动。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黄知真来到邓小平驻地望城岗,传达了中央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安排邓小平去井冈山参观考察。11月12日至19日,历时一周先后走访吉安、永新、宁冈、井冈山、泰和等地。12月5日至13日又行程2000多里,先后走访了赣州、兴国、于都、会昌、瑞金、广昌等县市。
时光的脚步走到了1973年1月的一天,黄知真来看望邓小平,告诉他中央通知他于近期内回北京。是呀,在江西谪居整整3年多了。要回北京了,马上就要离开江西了,虽然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但是一旦要离开,总感到有一份眷恋不舍之情。邓小平对家人说:“不忙,过了春节再走。”他还要在江西,在新建县望城岗小楼的家里,过最后一个春节,2月3日是1973年的春节。邓小平一家在望城岗的小楼中热热闹闹过了中国的传统佳节。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春节过后,邓小平兴致很高,提出再出去走走,去著名的景德镇看看。随即,江西省委通知景德镇市委,邓小平偕夫人卓琳一行数人于2月7日去景德镇考察瓷器发展历史和瓷业生产过程。
“景德镇很有名气,我小学念书时就知道”
接到江西省委办公厅的电话后,景德镇市委、市革命委员会对接待工作极为重视,但如何接待尚不明确。时任市委副书记、市人武部政委的林治海打电话向省委办公厅请示。省委办公厅答复:称呼上应称“同志”或“邓老”, “要绝对保证邓小平及随行人员的安全。”因前不久邓小平曾去赣州参观考察,他们有接待经验,于是又打电话给赣州地委,咨询有关接待方面等问题。考虑到邓小平曾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市委、市革委决定按国家领导人的规格接待,并要求市交际处尊重他的饮食习惯,全力搞好生活服务工作。
1973年2月7日,一辆灰色“吉姆”牌轿车驰离南昌,沿206国道向赣北景德镇疾驰。车上坐着邓小平、卓琳、邓榕、张仲仁(邓小平的妹夫,是一位档案干部)及司机5人。下午3时40分轿车进入景(德镇)波(阳)交界处的吕蒙渡。市委、市革委派市革委办公室副主任陈健、赵明前往吕蒙渡迎接。邓小平乘坐的轿车,在陈、赵乘坐的吉普车引领下,经昌江大桥,穿过沿河路、东方红大道,驶进市委、市革委交际处。交际处坐落在莲花塘畔,这里绿树成荫,曲径通幽,湖水清澈,环境十分清静优雅,是当时景德镇市条件最好的宾馆。交际处系砖木结构,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共四层。邓小平头戴瓜皮帽,身着灰色中山装,脚穿皮鞋,拄一根手杖,健步走下车来。在此迎接多时的市委副书记、人武部政委林治海,市委副书记李可时,市革委办公室主任卢振家,市交际处负责人方金生等,热情地上前向他问好。邓小平微笑着与大家一一握手、问好。在从交际处门口进入二楼时,邓小平看见一楼大厅两边分别设置了二组装饰橱窗,里面摆放了不少造型周异、色彩斑谰的艺术瓷,便停下脚步,凑近看了看。方金生介绍说,这些瓷器都是从各厂挑选来的,供住宿的客人观赏。邓小平很感兴趣,说:“这个东西好。”在二楼会议室,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市领导对邓小平说,非常欢迎邓老来景德镇参观,并征求他对这次参观日程的安排意见。邓小平说: “毛主席要我回北京之前,在江西看一看。景德镇很有名气,我小学念书时就知道,这回要好好看看。”卓琳说: “邓小平是第一次来景德镇,主要是体验生活,想看看规模较大,生产恢复快点的工厂,了解一下生产情况。”
市领导经过商议,安排几家各具特色、且规模较大的瓷厂让他参观考察,分别是:以生产青花玲珑瓷为主的光明瓷厂、以传统瓷雕为主的雕塑瓷厂、以粉彩艺术瓷为主的艺术瓷厂、以高白釉日用瓷为主的为民瓷厂、以釉下彩瓷为主的红旗瓷厂、以青花瓷为主的人民瓷厂、以高温颜色釉瓷为主的建国瓷厂、以新彩日用瓷为主而且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宇宙瓷厂,综合反映中国历代制瓷历史的景德镇陶瓷馆。随后,市委、市革委电话通知各有关瓷厂,称近日有重要来宾莅临厂里参观,务必做好接待、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
邓小平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5岁时人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中学。无论是读小学,还是读中学,在课堂上经常听先生讲中国地理,讲景德镇的瓷器,留下深刻的记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虽然在江西战斗、生活过,但戎马倥惚,无暇到景德镇造访。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到庐山开会,也应公务繁忙,与景德镇擦肩而过。在江西3年之久,失去自由,也难以成行。“梦里寻它千百度”,此次复出回北京之前,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表示“这回要好好看看”,对景德镇这座历史古城的敬仰慕名之情,溢于言表。
当晚,邓小平夫妇下榻交际处202室,女儿邓榕住204室。张仲仁及司机亦同住二楼。晚餐的时候到了,市委、市革委负责人尽地主之谊,在二楼会议室用屏风挡一下,临时当作餐厅,盛情款待邓小平一行。邓小平是四川人,口味重,偏爱辣,按照他的饮食习惯,烤猪肉、狗肉等莱肴多放了些辣椒壳、辣椒粉。邓小平喜爱喝酒,特别喜爱喝贵州的茅台酒、绍兴的黄酒,在新建县3年多的时间,喝茅台酒困难,就喝当地最便宜的酒,有时夫妇自己酿米酒。席间,上了茅台酒,大家纷纷举杯向邓小平敬酒,祝愿他身体健康,在景德镇参观考察圆满顺利。闲谈间,邓小平讲到他年轻时曾在瑞金县任县委书记的往事;作为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他还说家里没有瓷器用了,回北京前,买一点家用,再送一点给老乡。
“那我们是半个老乡”
8日清晨,交际处女服务员罗文英到邓小平住的202室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小罗轻轻敲了房门,走进室内。邓小平坐在藤椅上正在看《人民日报》。桌子上放着几张近期的《人民日报》、 《参考消息》报,一包中华牌香烟。见服务员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报纸,微笑地对她说: “辛苦你了。”小罗礼貌地对邓小平说: “打扰您了。”于是开始整理被褥。邓小平夫妇出行住宿习惯白带枕巾、被单等床上用品。此次来景,自带了有花朵图案的鸭绒被。邓小平说: “老妈子(指卓琳)已经铺了。”小罗又打来清水将茶杯一一清洗,邓小平说: “这些(青花)茶杯很漂亮。”来到景德镇,邓小平心情愉快,话也多了起来。
问: “你是景德镇人吗厂
小罗回答: “不是。”
又问: “你是哪里人?”
小罗回答: “我是九江人。”
“那我们是半个老乡。”邓小平打趣道。
邓小平称自己是半个江西人,是有历史渊源和现实缘由的。1931年2月,邓小平率红七军转战粤赣进入湘赣根据地的崇义县,由于江西敌情尚不严重,他在此告别红七军战友,转道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同年8月,邓小平与夫人金维映从上海来到中央苏区,任瑞金县委书记;1932年5月,调至会昌,不久,任会(昌)、寻(乌)、安(远)中心县委书记,以后,又任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机关《红星》报主编等职。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指挥,导致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实行军事转移。1934年10月,邓小平告别于都,告别江西,告别中央苏区,踏上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曾数次来到江西。1959年8月在庐山出席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8月在庐山出席中央工作会议。到1969年10月18日,林彪发布“一号令”,邓小平被贬往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监督劳动,一呆就是3年之久,在他充满离奇坎坷的革命生涯中,有长达8年的岁月是在江西度过的,在他的情感世界中,早巳把自己当成了半个江西人。
接着,这一老一少继续攀谈。
问: “你读过几年书?”
小罗回答: “我是中专毕业。”
邓小平和蔼地笑了笑,说: “那你是个秀才。”
简短的对话,道出了邓小平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