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了了亭陶瓷艺术馆 |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景德镇瓷器款识 | 藏品鉴证实录 | 影视中心 | 景德镇陶瓷拍卖指数 | 瓷业纪实 |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 艺术家电话黄页 | 网站导航 | 购买名作请进入了了亭名瓷精品商城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淘宝店 | 
您现在的位置: 景德镇陶瓷在线 >> 陶瓷艺术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民国瓷·珠山八友专辑 >> 文章正文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组图]近代名家彩绘翎毛瓷画         ★★★ 【字体:
近代名家彩绘翎毛瓷画

作者:徐锦范   文章出处:新民晚报   更新时间:2008-3-16 10:32:36 
 


清光绪春到鸟鸣对罐  

清光绪堆塑龙纹葵口花鸟瓶  

清光绪花鸟盖罐                  

 
 
    ◆徐锦范
    
    近代釉上彩瓷中融入了中国画的表现技法,所绘翎毛几乎都与花卉构成画面。花为华发之意,表达了对美好前程的良好愿望;翎毛则为和平安宁之意,也是永不分离的情爱的象征,因此,花鸟题材也是近代常用而又有特色的题材。
    
    翎毛动态大多栖于树枝或山石之上,展翅飞翔状并不多见。器型既有实用性的帽筒、盘、罐、花盆等日用瓷,也有瓷屏、瓷板等陈设瓷。这一时期釉上彩瓷花鸟作品古彩较少,以粉彩为主包括浅绛彩,作品画工粗细兼有,其绘画风格呈多元格局。其中浅绛彩翎毛由于具有很强的文人意味,又是近代瓷画开端,却少有关注。
    
    文人画自南朝刘宋的宗炳“畅神”始,主张“以画为娱则高”的论点。但直到近代,文人才真正开始介入陶瓷绘画创作,受时代大环境影响,所作既追求文人画风又带有世俗趣味。
    
    “浅绛”一词出于中国山水画,源于五代董源,画江南山景水色,以水墨为主,并赋以浅淡赭石和花青,着色清淡。晚清时期,粉彩中出现了浅绛彩,其所含粉质较少,施彩较薄,色调淡雅柔和,多为写意画。
    
    浅绛彩翎毛作品多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画面设色清新淡雅,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追求中国画的墨色意韵,注重阴阳向背的关系,求神韵又不离形似,具有国画写意风韵。
    
    在不同于宣纸的陶瓷材质上表现出中国画的墨色意韵,难度很大。但是随着浅绛彩的出现,很多陶瓷绘画创作者把瓷面当成纸面,对釉上料色特性的不断摸索,运用不同的绘画技法,在翎毛刻画上极力表现出中国画的墨色意韵。在注重料色用笔表现其翎毛神韵的同时又不脱离其自然形态,做到神韵与形态相兼容,脱离了晚清以前釉上彩绘翎毛的那种艳俗之感,达到了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
    
    2.用笔细腻,设色清新淡雅,写意中透工笔意味。除上述那种用黑料刻画的写意翎毛外,还有些浅绛彩瓷画翎毛中虽为小写意,却笔法细腻,注重色彩的和谐搭配,比纯正的粉彩颜色更考究更柔和。
    
    3.“摹古风”和“海派”画风相交融。
    
    晚清时期釉上花鸟彩瓷有很多为摹古作品。多仿元人、八大山人、新罗山人等的绘画风格。这与清朝绘画倡导摹古有很大的关系。但在追求古人笔墨的同时又受到“海派”或浅绛画的影响,有所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绘画特点。此外,浅绛彩瓷画也是在追求中国画的创作精髓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也被看成为“摹古风”的表现。
    
    所谓“海上画派”简称“海派”,鸦片战争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画坛的主流。绘画内容多以花鸟为题材,其画风以传统文人精神为基础,结合了浓郁的世俗化审美取向,兼容并包,为我所用,赞助人主要是晚清兴起的新兴市民阶层,因此风格不受传统文人素养束缚,作风以鲜明夺目,清新明丽为特征,构图大胆新颖,笔法明快,雅俗共赏。“海派”画风对当时的釉上彩瓷作品的表现风格有很大的影响。

 本站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提供资源共享,以任何方式转载及引用本站内容,请通知本站,并在醒目位置注明出处! 
 本站资源在任何第三方被公布或引用,但没有履行上述义务,本站将依法
《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追究侵权责任。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民国瓷,中华陶瓷艺术的拐点
    巧鉴民国瓷器
    清代陶瓷茶具图赏
    民国瓷器研究
    民国瓷 陶瓷藏家的“新宠”
    民国瓷收藏渐成气候 几年间身
    探寻民国时期的国礼瓷
    琢器做坯
    林森与“民国御窑瓷”
    建国瓷业 满工粉彩象耳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