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景德镇明清御窑瓷器拍卖高潮不断,价位屡创新高,但也意味着它的升值空间达到了一定的限度.因而拍卖市场出现了民国精品瓷,尤其是“珠山八友”瓷受到追捧的局面.有报道称,进入新世纪“珠山八友”瓷卖价涨幅一年比一年大.如王大凡所绘的“一苇渡江”瓷板在1999年的价位仅为8000元左右,2000年太平洋国际春季拍卖王大凡的“伏虎”瓷板拍卖价为15万元,2002年上海崇源大拍一对高23.9厘米的王大凡粉彩四方人物瓶成交高达员19.8万元,2006年南京大春拍一套邓碧珊的1.2尺瓷板『四块』拍卖成交价98万元.据业内人士透露,“珠山八友”的作品目前价位还不是很高,存在较大的潜力和升值空间.
“珠山八友”的作品为什么这样受欢迎,好在什么地方钥其实许多报刊和专著都做过介绍.笔者在这里只能谈点肤浅认识,他们从组织“月圆会”到称呼“珠山八友”,其宗旨在于求变创新,即摒弃传统工艺瓷以图描样的匠气,努力将宋元以来的中国画形式移植到瓷画中.他们对传统文人画与传统瓷艺采取兼容并蓄的现实态度,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虽然在选择题材、描写景物、表现技法等方面各不相同,凸现个人的艺术风格.如王琦常临黄慎的笔意,王大凡参酌吴友如、钱慧安的画法,刘雨岑研究任伯年的技巧等等.但他们都熟练运用粉彩颜料,继承和发展传统粉彩的填色艺术,在洁白如玉的瓷胎上表现出绘画艺术的韵致.同时,他们在瓷画上都有自己书写的诗词、铭文或印款,艺术基调大致统一.因此,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到“珠山八友”时代,开拓了新的瓷画审美范畴,具有里程碑的价值.
景德镇有“珠山八友”,陶瓷艺术发展的起点更高.“珠山八友”不仅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艺术作品,更给我们留下了为艺术求变创新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向“珠山八友”学习,改变当前陶瓷艺术作品中一些为追求名利而出现的“浮”、“假”、“粗”、“滥”等现象,扎扎实实为陶瓷艺术发展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