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伯涛是“珠山八友”早期成员之一。由于其遗世作品较少,也因其不求闻达的性格所致,史料记载也较罕见;另则出于个别人的微词,故对毕伯涛是否为“珠山八友”之一存在歧议。笔者为此曾走访瓷苑耆宿,询问其亲属故友,查阅档案,草就陋文,以正视听。
毕伯涛名达,生于l 885年,祖籍安徽省歙县溪乡。歙县地处皖南,秦时称歙州,宋宣和年间改名徽州,辖一府六县,撤州后复为歙县。毕伯涛世居在古称“歙港”的新安江上游溪乡,虽不属村中名门望族,却也家道殷实。秉承“礼义维世,耕读持家”的祖训,毕伯涛从小得授启蒙,饱传庭训,少年时代即能吟诗作赋,且书法篆刻颇显风采,名噪乡里。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他应试三考得中廪生,知县赠其“津逮后生”匾额,以示褒奖,在徽卅『境内传为美谈。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慈禧太后下旨废除科举制度,是谓毕伯涛为清朝末代秀才。
歙县处新安江畔,毗邻黄山。秀水青山,在明末清初时孕育出画坛以渐江、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为代表的“新安派四大家”。尤其是渐江,他是歙县人,出家为僧后,法号弘仁。与查、孙、汪一样,宗法倪瓒、黄公望,多写生黄山云海松石之景,着墨无多,用笔坚洁简淡。其门下有江注、吴定、姚宋、祝昌,世称浙江的“四大弟子”。其中吴定曾寓住溪乡十多年,毕泊涛幼时学画即得其指点,临习其山水画,得益菲浅。其后课余笔暇日,常挟纸墨去黄山写生,其用笔师法渐江、吴定,线条多方折,善用侧笔、焦墨或淡墨、干笔,“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毕伯涛从家乡名师的画派传统中吸取营养,又善于从“大块真本”中直接取法,故山水中每多块面感,以大大小小,参差错落的山石“矾块”,抒写一种建筑式的点、线、块、面的和谐之美。其山、石、松、泉中的开合转承、隐露虚实,看似信手拈来,而无不精妙独到,似碎而一气贯之,深含渐派画宗的笔致风韵。毕伯涛效法吴定,以“黄山樵子”为号,决意“行高岩邃谷中,渚转奚谷回,遂与人世隔,醉眠黟山”。
1914年皖南地区的是数月春涝,即而又是半年大旱,年届二十九岁的毕伯涛于是携父母妻儿迁陡江西,在鄱阳湖畔寄寓客居。好在他精史经,擅书画,又有秀才之名份,在乡邻的撮合下,开始设馆课徒,教授私塾。此间他结识了在浔鄱一带极有声望的名画家张云山。
张云山(1878.1933)字云生,波阳县凰港人,自幼熟习经书,嗜画善书,其工笔花鸟画有“北宋徐崇嗣之遗韵,清初恽寿平之笔致,以柔美秀雅,清新明丽,设色淡润,工整隽细,生动明媚,形似神备”而超轶前人之誉。毕伯涛每每与张云山围炉谈艺,品茗观画时,深为张云山的文学素养及绘画造诣所折服,屡屡提出向其执弟子之礼,尊为导师。张云山拗其不过,遂许以于文论仲伯,于画作师生。由于毕伯涛生性豁达,为人坦诚,与乡里另一位画家吴虚谷也结为金兰之交。
吴虚谷(1 877—1930)字甫义,号澹湖渔翁,波阳县人。擅长工笔花鸟画,有徐荃遗风,画笔工整肃。[查看全文请阅读pdf文件]本文章共4页含有大量图片,在线阅读打开速度较慢,请耐心等待。谢谢
在线阅读-黄山樵子-毕伯涛[pdf]
本文章下载地址:/UploadFiles/Article_UploadFiles/200708/20070813123145157.pdf
请点击以上两个连接进行pdf文件在线阅读。
PDF电子书试行公告:为满足网友对本站文章的收藏、保存和下载打印的要求,本站将采用顶尖的图书馆级网络电子书模式,开设电子书的服务,建设景德镇现代陶瓷电子图书馆,部分文章将采用电子书格式。电子书(pdf格式)对原作真实反映,版权保护都有积极作用,是国际通行的电子格式,本站登陆的电子书单个容量600k左右,在线打开的时间约30秒。pdf电子书在线阅读和下载阅读需要Adobe Reader(免费)软件支持。[本站下载7.0版29兆已获授权]8.10版48兆[Adobe官方下载][天空站下载][华军站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