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了中国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整个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冲击,官窑瓷器的生产日渐没落,官窑制度也有所改变。
用粉彩在瓷器上作画传统的说法始于康熙,盛行于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虽有精作,也无所创新。同治年间粉彩只是在加厚、加重,以所谓重工重彩追求古彩之效果,所绘图案多是传统笔意笔法,许多作品却显呆板,题材也是花鸟、翎毛、人物、走兽、博古居多,很难见绘画艺术价值高之作品。
以程门、金品卿、王少维、王凤池及程门之子程言、程荣等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改变了这种画匠式的绘画方式,以浅绛彩的绘画形式开创了清末民初陶瓷绘画艺术之路。
浅绛原是元代文人画家黄公望创造的一种以水墨勾画、以淡赭石渲染而成的山水画。陶瓷界所说的“浅绛”借国画术语,是指晚清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墨色釉上彩料,在白瓷上绘制花纹,再染上淡赭和极少数的水绿、草绿与淡蓝等彩,经低温烧成,使其瓷上纹饰与纸绢上之浅绛画近似的一种制品。不过其题材已不局限于山水,尚有人物、花鸟、走兽之类。
这种浅绛彩画法,“赭色微黄画里春,墨青墨绿染精神。”尤其对写意山水画达到所想象的意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清末的浅绛彩,得益于瓷板烧造的成功。瓷板的烧造因其复杂的过程,历经了从明代创始,清中早期的烧制,乾隆、嘉庆的发展(尺寸大小),直到道光、同治时成熟,大而平,尺寸可达45×35厘米以上,有了这样大而平的瓷板,文人画家可以在不受器物造型,图样图稿的限制下自由作画。
由于彩料在釉面上绘制的,已难象青花料直接在瓷胎上作画时追求到的可渲染的水墨画的技法效果,陶艺家们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方法,以浅绛彩,不用玻璃白打底的方法直接在瓷器或瓷板上作画,以浅绛的淡雅无艳,在山水人物绘画上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清末民初时期,大批的江西本阜或外籍文人学士涌往景德镇,创作了大量浅绛绘画作品。
浅绛彩的绘瓷方式,因不用含有氧化铅、氧化硅、氧化砷的玻璃白打底,使色彩无玻璃质感,也无堆粉的刻意立体效果,不用大红大绿等浓艳色彩使传统的中国画风格,得到更加彻底的表现,这种绘画方式,使众多的文人画家能够在陶瓷器物上自由发挥,主观创作有了自主的空间,就陶瓷绘画而言,也确是创造了这个时期的很多艺术珍品。
在中国陶瓷历史上,分水青花和浅绛彩虽产生于不同的时期,不尽相同的社会背景下,但从陶瓷绘画角度上讲,确是有着许多共通之处。
在官窑生产处于垂败的情势下,民间艺人、文人画家的作品都创造了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一种艺术作品的主流。两种绘画方式,一是采用绘画中的水墨画法,二是采用绘画中浅绛画法,这是中国传统绘画中多被失意文人学士采用的方法。对于浅绛彩现象的研究将使我们发现更多的有艺术价值的陶瓷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