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文章中心
了了亭商城
陶艺词典
影视中心
拍卖指数
网站首页
艺术文章中心
瓷器款识图库
藏品鉴证实录
陶瓷视频库
陶瓷拍卖指数
艺术家黄页
景德镇陶瓷名人录
陶瓷工艺美术词典
【 了了亭商城 】
【 名家茶壶,精品小件 】
当代陶艺鉴赏与收藏
陶瓷艺术研究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名人访谈录
收藏真伪辨析
收藏品市场·故事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了了亭谈收藏
陶瓷艺术创作溯源
景德镇陶瓷艺术界信息发布专栏
景德镇陶瓷新闻
景德镇陶瓷市场信息
名家作品欣赏
陶瓷工艺知识浅析
其他
民国瓷
建国后
太少红狮
茶壶专篇
桃花美女图案篇
晚清-民国瓷瓶篇
笔筒、帽筒类
盘形、碗类
罐类
杂件类
彩绘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颜色釉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雕塑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其他类陶瓷藏品鉴证实录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
十八画含十八画以上
大师电话黄页
教授电话黄页
高级工艺美术师电话黄页
陶瓷艺术家电话黄页
补充栏目
陶瓷300问
一画
二画
三画
四画
五画
六画
七画
八画
九画
十画
十一画
十二画
十三画
十四画
十五画
十六画
十七画以上或其他
雕塑
青花
斗彩
粉彩
新彩
釉里红
颜色釉
古彩-五彩
综合装饰
现代陶艺
周国桢(教授)
戴荣华(国大师)
王恩怀(国大师)
汪桂英(国大师)
陆如(国大师)
吴锦华(国大师)
宁勤征(国大师)
郭文连(教授)
王安维(教授)
彭竞强(省大师)
袁世文(国大师)
戚培才(国大师)
戴玉梅(国大师)
程曲流(省大师,教授)
李一新(省大师)
王秋霞(省大师)
秦胜照(省大师)
李磊颖(副教授)
刘乐君(副教授)
刘翮天(国家级专家)
陈庆长(老艺术家)
杨杰 麻晓武(高工)
吴伟明(高工)
余劲松(龙盛轩茶具)
李云峰(高工)
胡达民(高工)
徐国明(高工)
汪雪媛 江葆华(高工)
赵坤(高工)
张万莲(高工)
曾静(陶瓷学院研究生)
陈齐招 夏奇奇(高工)
王静(院校老师)
李申盛(高工)
汪则东(高工)
蓝磬阁
王金泉
江龙(高工)
刘远长雕塑作品
网文转载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授
陶瓷院校美术副教授
景德镇市工艺美术大师
陶瓷院校美术教师
经省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经景德镇市评定的高级工艺美术师
陶瓷艺术家
仿古陶瓷精品
会员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保持登录状态
没有帐号?
点此注册
忘记密码?
您现在的位置:
了了亭-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
艺术文章中心
>>
瓷海萍踪·文化·历史
>>
话说陶瓷-景德镇陶瓷历史
>>
正文内容
民间故事-太平窑
作者:《瓷都美术家》
来源:
了了亭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16日
【
收藏
】
【
查看评论
】
分享到:
微信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更多
据说,烧“大平窑”的风俗,在景德镇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那一年的六月间,太平军进入江西,占领了彭泽、星子,接着又围攻南昌。由于清军顽抗,一时攻打不下,太平军便采取扫除周围屏障、孤立南昌的办法,就派兵去攻占丰城、高安、鄱阳、乐平、景德镇等地。
景德镇紧靠鄱阳、乐平。水路可沿昌江直通鄱阳湖;旱路是通安徽的要道,而安徽又是南京的外围,地理位置很重要。当时,清军便在石隶山(市北郊观音阁)一带垒筑碉堡,加强防守。
一天,浮梁县衙门在镇上贴出了一张《告示》,说军情紧急,要立刻征用全镇所有的窑砖构筑壕堑、碉堡。限期三天将全镇瓷窑全部拆除,以应军需。否则以违抗军令治罪。浮梁县知县还专程从二十里外的旧城县衙门漏夜坐轿赶到镇上来“坐镇”。这道《告示》一下,景德镇的窑户老板和瓷工,个个叫苦连天。窑是大家的衣食饭碗,拆窑,这不是要断大家的生计吗?尽管大家平日怕官如怕虎,但人逢绝路胆就大,大家都豁出去了,决心虎口也要闯一闯。于是,聚拢一伙人找知县请愿。
那天,知县正在公馆里与带来的刑房师爷等谋算怎么督促加快拆窑的事,一听镇民不但不肯拆窑,还公然闹到公馆里来请什么愿,这还了得!便摆出威风,随即升起了便堂。那县官屁股还未落座,就把惊堂木一拍,大声喝道:“你们这伙刁民,竟敢违抗本县命令,不肯拆窑,真是胆大包天!谁是为首的?快给本县站出来!”可是堂下没有一点回音,谁也没有理睬。知县以为这一顿骂就把大家吓住了,心里有点得意,就更提高了喉咙:“本县早已晓喻,这是军令!违抗军令就要杀头!知道吗?!”这时,有个坯坊工人实在忍不住了,连“老爷”都不称一声,就大声说道:“窑是我们的命根子,拆了窑,叫我们吃什么?!”一个工人开了头,其余几十个人一齐嚷开了:“是啊,这不是叫我们不要活了吗?”“要杀头就杀头,窑就是不能拆!”知县万万没有想到,这伙泥巴佬,居然敢和县太爷正面顶撞。直气得胖脸变成个竖猪头,连连猛拍惊堂木:“好哇!你们违抗军令,还敢聚众闹事,捣乱公堂,真岂有此理!”他张开嘴巴,杀猪般大叫:“来人哪,给本县一个个枷起来!”一阵吆喝,涌上来一群如狼似虎的差役,不容分说,把几十个人一齐戴上了木枷。知县又吩咐差役把他们一个个枷在公馆门前的街上示众,并晓喻全镇窑户,凡不拆窑者,一律照办。
那时节气正值炎热的七月天,当头的太阳像一炉火,放个鸡蛋也晒得熟。这些被枷在太阳底下的窑户和窑工,怎么熬得住?一天晒下来,就有人中暑倒了。可是这天没见人拆窑。第二天,被枷的人又倒了几个,还没人拆窑。那知县原以为使上这套酷刑,惩一警百,就可以吓住大家。现在一见此情,这伙人不吃这一套,自己倒先吓软了劲,怕再这样下去,激起民变,更不好收拾;再说这时太平军已攻下乐平,景德镇一日几惊,他屁股也坐不住了,恨不得早日溜之大吉。因此,便让那帮衙役出面,从中作好作歹,玩个“讨保”“具结”的例行公事,悄悄地把枷的人放了。
那帮清朝的贪官污吏,平日鱼肉百姓,残暴成性,哪里肯就此罢休!他们认为景德镇是个“刁民”聚集的地方,不下狠心,难出这口气!他们也早有预谋,决不让景德镇这 块肥肉落入太平军之手!于是大发兽性,就在他们慌忙逃命之际,出动了全部驻守兵丁。将景德镇的三百多座窑一齐捣毁,并四处放火,趁火打劫,把百姓的衣物细软抢得一精二光。一个好端端的景德镇,顿时变成了一片废墟。
八月初,太平军赶到景德镇时,只见到处残墙断壁,破门倒户,所有的瓷窑都变成了一堆堆乱砖头,哪里还像个瓷城的样子!许多百姓缺衣少食,无处安身,拖儿带女,流落街头。太平军军纪严明,到镇的那一天,就一面安抚百姓,开仓放粮,一面替百姓盖茅屋,修房子,重建家园。百姓看见太平军这样好,都感动得流泪,连一些躲到乡下去了的人也跑回了镇。家家户户还用黄纸写上一个“顺”字,因为太平天国国号“大顺”,也是表示民心归顺,归顺太平军,永享太平之福。
就在这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了。这天天气晴朗,月亮圆圆。镇上的百姓虽避洗劫,没什么好吃的可供赏月,也不免要到外边月光底下坐坐。老百姓和太平军东一群西一伙的,散布在昌江河边,共度中秋之夜。一想到吃人的贪官污吏已经被赶跑,清朝快要灭亡,大家有说有笑,有的唱起了饶河班的赣剧,有的唱起了浮粱县的采茶戏,就像开了军民联欢晚会一样。虽说是兵荒马乱年头,倒也热闹不过。
在月光下,大家谈着,谈着,又谈到瓷业上来了。当时,太平军的士兵都问瓷器是怎样烧的,并望着那些被捣毁的窑囱感叹地说:“可惜,我们还没有见过烧窑呢!”大家听了,都叹气说:“要不是被狗强盗把窑毁了,让你们看看我们烧窑,该多好啊!”他们回想过去,再望望眼前一片砖瓦堆,心里都有着无限感慨。他们的 祖祖辈辈都是做瓷器、卖瓷器靠瓷业为生的,这时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怎样快些把窑再建起来,早点安居乐业。一边在谈话,一边就有几个人就地拣了些渣饼子、窑砖,砌起了一座座像宝塔式的“窑”,里面塞满干柴,点火烧了起来。当然,这并不像真正瓷窑的样子,无非是借此表达他们对瓷业的怀念与希望罢了。这里一烧,那里也跟着烧起来,不到半个时辰,远近都烧起这种“窑”来了。一时间,红光闪闪,火焰冲天。军民个个拍手欢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节。
后来,太平军走了,可是这晚军民欢乐的情景,却永远刻在瓷城人民的心里。为了纪念太平军,从此景德镇人民每逢中秋节就烧起这种“窑”来,都叫做“太平窑”。旧社会年年岁乱年荒,人民也有“太平窑,盼太平”之意。一年又一年,这个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上一篇:
民间故事-智烧“棕树墩”
下一篇:
民间故事-风火仙师
最新图文
李申盛新创高温颜色
品读雕塑奇才--陶瓷
姜锋春:浅论油画技
峻石妙峰,陶瓷赏石
诗与远方,景德镇的
李映华:独具风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