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对刘家下弄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这一年,刘家下弄原本应该在城市化进程的中消失,但是开发商在拆迁过程中却发现了大面积的作坊群和吊脚楼窑址。经考古人员考证,这一处10多米的山坡,是明代至民国时期的瓷业废墟堆(由废瓷片、渣饼等堆积而成),是梭窑集中区,产品多为粗瓷,不同于御窑出土的细瓷,填补了景德镇民窑遗址的空白。它与御窑厂、官窑文化遗址相得益彰,曾经共同见证了瓷都景德镇的千年历史。
随后,中国陶瓷考古泰斗级人物、故宫博物馆研究员耿宝昌在实地查看了刘家弄作坊群和吊脚楼窑址后,十分惊喜地说:“这里原汁原味地展示了景德镇制瓷历史,是陶瓷文化地重要遗存,应该加大保护力度。”
现在的刘家下弄被喻为“活的民窑场所”,那里的瓷业废墟堆仿佛在诉说着景德镇千年瓷都的历史。
曾经是窑柴码头
尽管刘家下弄的瓷业废墟堆遗址已经被保护起来,但是对于住在该弄的居民们来说,它还是以前那条窑砖到处可见的普通小弄堂。
刘家下弄东起中山南路286号,西至沿江东路,南与太平桥(弄),狮子下弄相通,北通吊脚楼。据资料记载,早在唐朝就有刘氏从山西迁居此处,后来又有都昌县刘氏来此聚居,逐渐形成弄巷,巷内原来还建有刘氏宗祠。清末民国初年,下弄河边曾是景德镇的四大码头之一——刘家码头(俗称窑柴码头)。
据这里的老年人说,刘家弄是景德镇最长的一条里弄,而且因为刘家码头的关系,刘家弄曾经也是景德镇最热闹的一条里弄。
作为景德镇四大码头之一的刘家码头,也被俗称为窑柴码头,解放前,几乎所有运窑柴的船只都必须在这里停靠卸货。
说到码头,不得不顺便提及景德镇旧有的四大码头,它们分别是许家码头、曹家码头、湖南码头和刘家码头,这四大码头均在昌江河畔,刘家码头就在刘家下弄沿河。这四大码头的驻地,反映了景德镇在历史上是一个工商业繁荣,交通便利的水运码头,也验证了清代乾隆、康熙年间,景德镇曾有“干窑升火、万匠制瓷、商贾盈市、舳舻蔽江”之说。加之这四大码头均以姓氏、籍贯命名,也反映了景德镇是一个五方杂处的码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人氏到景德镇经营工商业,让景德镇地处皖赣交界处,资源丰富,水运方便的优势得到了体现,也造就了景德镇瓷业兴旺,商业繁荣的过往。
可以肯定的说,刘家码头曾经是景德镇工商业繁荣的见证者之一。不过,解放后,刘家码头逐步被荒废,以致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这的确是一件人感到遗憾的事情,而从小便在码头上谋生的居民张桂娥仍清楚地记得,原先刘家码头繁忙的景象。
张桂娥出生仅十天的时候,被她的养父母抱到了刘家下弄,因为养父靠在刘家码头挑窑柴养活家里,所以为了生计,在四五岁的时候,张桂娥不得不学着大人们的样子,站在“港下”过窑柴筹。如今,“过筹”这个字眼对年纪不过三十岁的景德镇人来说,是个十分生僻的单词,张桂娥在说到这一点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据资料记载,刘家码头每天都有浮梁各乡的窑柴由昌江上游及其支流运达;婺源、乐平、鄱阳的窑柴,经信江、饶河、长江下游运达。在张桂娥的记忆中,那时每天都有几十条鸦尾船停泊在刘家码头,等待着卸货。而张桂娥所说的鸦尾船是一种头尖肚宽,船尾翘起,板薄钉稀的小船,因为吃水浅,载量小,最多不超过5吨,一人驾驶,是景德镇港的“门户船”,这种船早在明代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不过现在很少能见到了。
其实张桂娥所描述的景象,可以从《江西经济问题》中得到验证。据记载,民国3年(1914年)以前,每年由各地船只运至景德镇的松柴有400万担。民国17年(1928年),窑柴运量有所下降,运入的松柴仅299万余担。民国25年(1936年),由于水上沿途设卡,柴价上涨,运进的松柴还不到200万担,到民国37年(1948年)更减至150万担左右,这些数据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景德镇的陶瓷生产的兴衰状况。
作坊群遗址
在居民们眼中,刘家下弄61号很出名,以至于经常有老外拿着照像机拍来拍去,特别是那些从窑砖头凸显出来的碎瓷片,拍得人更多。
2004年以前,居民们对此现象有些摸不清头脑。但是从2004年开始,他们终于找到了答案——这里藏匿着大面积的古作坊群和吊脚楼窑址,是研究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民窑遗址。
2008年7月,景德镇陶瓷民窑遗址博物馆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刘家弄作坊群和吊脚楼窑址成为该项目的重要内容得到有效保护。
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提出这个疑问,刘家弄作坊群、吊脚楼窑址的价值体现在哪里?据文化部门相关领导介绍,该作坊群和窑址属明末至民国时期的建筑群,基本上是与官窑同步发展起来的,作坊群主要由窑砖、麻石和窑渣等地方材料建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布局较为完整,且内部构架较为完好,是目前发现的景德镇老城区唯一尚存的作坊群。
另外,据考古调查资料显示,保护区内窑业堆积物是景德镇唯一一处年代跨度最长、堆积最丰厚的窑业堆积,地面以下还有宋代和元代窑业堆积。堆内由废瓷片、废匣钵、渣饼等堆积而成,可以反映在这一时期民窑生产的产品为粗瓷,不同于御窑生产的细瓷的显著特征。
为积极做好老城区文物保护工作,合理开发利用好这片具有千年陶瓷文化沉淀的土地,让陶瓷文化重放光芒,在保护刘家弄作坊群、吊脚楼窑址原貌基本完整的情况下,文化部门将通过局部整理、修复来展示瓷都陶瓷文化,整个核心保护区面积近30亩。
与此同时,为了向世人充分展现瓷都千年窑火辉煌灿烂的陶瓷文化,展示瓷都古作坊群、窑址及民居的神韵,文化部门已经把刘家弄作坊群、吊脚楼窑址打造成为公园式的陶瓷旅游景点。
众所周知,景德镇之所以独特,就是因为它直到今天,还存在不少的古作坊、古窑房,以及大片的窑砖里弄建筑。这些都是景德镇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陶瓷文化内涵。合理及时地保护历史风貌较完整的街区,不仅能唤起今人、后人对它的永久记忆,还能解读其历史文化的奥秘,这也正是景德镇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所在。
挑窑柴的那些人
除了民窑遗址,行走的刘家下弄,还可以听到推板门后面的故事。
据张桂娥回忆,以前刘家下弄除了窑址,基本上都是推板门结构的房子,推板门里面住的都是靠挑窑柴为生的人家,这与刘家码头的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挑窑柴其实就是将运到镇上的窑柴从船上挑到窑里的短途运输。张桂娥的养父干的就是这一行,因为养父的原因,张桂娥从小也加入了帮挑柴工人过筹的行列。
张桂娥所说的过筹,其实就是坐在船头岸边,挑柴工人每挑一担柴下船,就给二根长短不同的竹筹码。一根是买、卖双方计数的筹码,长约二尺,宽约五分。此筹码由当时的保柴公所统一发放,上面盖有保柴公所的火印,并用墨笔写有某某行的牌号。另一根小筹码,长约一寸、宽约三分,这是工人晚上兑工钱的凭证。挑柴工人一进柴楼门就得把长筹码交给窑厂验收人,由验收人用墨笔写上“收柴”字样,转交给河下过筹人。完事之后,由柴行的把头到窑厂找管事结总数,凭管事开出的收条到柴行与挑柴工人结工钱。
张桂娥说,那时的挑柴工人很辛苦,一个月下来只能挣几块钱。她也是在那个时候,学会了抽烟,那时景德镇的香烟都是从青岛生产的,比如“单刀”“双刀”“哈德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