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登于《博览陶瓷》2011.2 艺术为无国界之共同语言,文化更为各民族之精神资源,如果说有一种什么东西最能代表文化,而这种文化不受地域、时空、种族的影响普遍为人们所接受,那就是瓷器。
有着世界第一瓷厂之称的英国“威基伍德”I Wedgwood l陶瓷,在它的陈列厅展示柜中陈列着一对来自中国宜兴的茶壶,说明牌上写着“从这里我们得到整个产业工艺的灵感”,从一对陶器茶壶尚且能得到整个产业工艺的灵感,可以想象当初的欧洲最早见到景德镇瓷器哪是一个怎样的情景。
陶艺家李见深曾深情地表露:“至今我还很难理解:瓷器是这样密切地与我们的精神和功能的需求紧紧地连在一起。”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又一伟大贡献。自汉唐始,中国瓷器就广为流传,源源不断地输出到世界各地,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就是通过瓷器认识中国的,在英文中,“China”一词也有“瓷器”的意思,盛名非凡的中国瓷器已成为人类文化史上独特的现象,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使得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陶瓷学家、考古学家、文化学者以及收藏家和社会大众为之神往。
瓷器的发明意味着人类对水、火、土真正意义的征服,她的产生发展同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发明和利用瓷器,同时瓷器又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形成实用与审美功能兼备的艺术品。瓷器已不仅仅是一种器物,而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成为一种文化,它富含着人类的精神世界生活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它是用粘土表达个性的张扬,更多的是如何表达把人类对于创造力最有价值的方式之一的瓷器所赋予的完整的人的智慧和人文精神,以及瓷器所赋予的人类文明意义上的创造力的延伸。
陶瓷艺术是由材质、工艺、造型、装饰等多元素构成的。如果说作为一门艺术,陶瓷是造型、装饰、材质、工艺等多元素构成的一个整体,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晶。通过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和科学合理的精心设计,使陶瓷更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向文化特征,其展现的结构之精、材质之美、姿态之秀、技艺之高,堪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时至今天,陶瓷不仅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遗产,她的传承发展至今仍然以鲜活的神态和浓郁的文化意味妆点着我们的生活。
瓷器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悟、巧的结晶。中国瓷器一经发明,便随中华民族文明的进步发展而进步发展,成为中华文化最具象征意义的符号。
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瓷器发展史,她的影响力比“四大发明”更具影响力。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通过瓷器制作而体现出来,并形成各个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瓷器之美在于她无声的语言,她亭亭玉立,默默地向人们表述:
器形之美:器形作为瓷器的外观形状,不仅是高超工艺技法的显现,同时还是一个民族文化、时代精神和审美取向的代表。纵观中国陶瓷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其造型的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实际上处处体现着中国人观象取物和创意立体的独特的美学内涵。
纹饰之美:纹饰是陶瓷装饰纹样,在美化瓷器的同时,不同纹样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的思想情趣和理想追求。在瓷器装饰中绘画占很大的比重,以写实或写意的手法将人物、动物、植物乃至文字和其它题材在瓷器上进行表现,实际上他就是古代社会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直接写照。
釉彩之美:釉色和彩绘是中国瓷器的又一主要装饰,或莹缜如玉,或光洁甜润,或绚丽斑斓,或灿若霓裳,将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瓷器成为精美雅致的艺术品,凸显出人的思想情感与自然的巧妙融合。
景德镇制瓷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就开始冶陶,唐代,烧造出洁白的“饶玉”瓷,宋代,影青瓷名声鹊起,历经元、明、清,独步世界制瓷业巅峰,成为“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的制瓷中心和世界闻名的制瓷之都。创造了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古彩、粉彩、珐琅彩、玲珑、高温变色釉等精巧绝伦的名瓷,形成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并沿着陆上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陶瓷之路“行于九域,施及外洋”。
景德镇的制瓷业发达,产品以种类多、质量高、产量大、价格低的特点深受欢迎,晚唐五代,就有零星携往临近各地,宋元时期,特别是随着郑和七下西洋,远达非洲东海岸,迄至清代,陶瓷行销更是进入欧美,遍及世界,为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当时,欧洲人到东方来,第一件事是要黄金,第二件事是要最能赚钱的景德镇瓷器I价值比黄金还贵重,称为”白色黄金”)。
“白色。轻叩时会发出乐音。隐约透光。除了瓷器,还有什么可以这样形容?瓷器甫从中国出口,就博得世界的赞赏,商人的注目和收藏家的青睐,且激发了致力仿制这种珍贵物料的西方陶匠的创意。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登于《博览陶瓷》2011.2 不论是珍藏传世,还是从沉船打捞或地下出土的瓷器,都以其耐久无缺而成为早期世界贸易和跨文化交流的理想媒介。”甘雪莉《中国外销瓷》。
瓷器的稀有、美观和神秘的出处,很自然使她成为财势者追捧的对象。英国学者柯玫瑰在她的《中国清代瓷器》中说,“中国在印刷、制瓷与运输等方面,领先于世界,那时,西方民族降服于中国傲慢的裙裾之下。”从明代后期起,欧洲已经开始畅销景德镇瓷器,到清初的17 世纪晚期,达到高峰。从荷兰东印度公司巴达维亚记载的统计数字
看,该处一地每年运住欧洲的中国瓷器竟达300万件之多,其中大部分是景德镇瓷器。
78世纪前期,欧洲很多国家都被允许在广州开设贸易机构,法国于1728年在广州设立了贸易站,为景德镇和中国其它瓷地的瓷器外销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时的欧洲不少宫廷热衷收藏中国瓷器等艺术品,而且相互攀
比。萨克森王国的奥古斯都二世狂热地收藏东方瓷器,专门建立茨温格宫作为奥古斯都宫廷建筑的核心,宫廷里摆满了20个房间的瓷器,至1720年,他的藏品已多达57000件。当时能大规模搜集贵重的“白色黄金”瓷器,在欧洲当属奢侈至极。“近卫花瓶”的故事也传了一代又一代。
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殷弘绪1的信中,提到康熙年间,法国皇太子向中国订制的“灯笼”和各种瓷制乐器。当时的欧洲商人还经常向中国瓷商订制瓷板,用于嵌饰桌子和椅子,同时还订制瓷画框。在17世纪后期,法王路易十四命他的宰相马札兰I Mazarinl创立“中国公司”至中国定制带有法国甲胄、军徽、纹章图案的瓷器。见《Chinese Armorial Porcelain》-书.
景德镇不仅瓷器遍销海外,而且其精湛的制造技术对世界陶瓷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它的制造技术最早传到朝鲜、越南、泰国等国,然后东至日本,西至波斯,再经西亚、东非传入欧洲。
从五代起,东南亚等国相继效法景德镇的制瓷技艺,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日本加滕四郎就来中国六年,将景德镇陶瓷制作技艺带回日本。
了了亭 景德镇陶瓷艺术馆 资讯:本文刊登于《博览陶瓷》2011.2 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日本人伊势松板五郎在景德镇居住了五年,学习制作青花白瓷,归国后在有田设窑烧制陶瓷。
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于1712年来到景德镇传教,将制瓷的重要原料“高岭土”介绍给西方,开创了欧洲陶瓷新时代。在景德镇待了七年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一边传教一边搜集景德镇制瓷工艺资料,分别于1712年和1722年,把《陶记)中记述的内容与当时景德镇陶瓷生产的状况、陶瓷原料、成型、模具、加彩、窑场甚至对窑业废渣的处理等一一对应,将景德镇整套制瓷工艺过程写信给奥日神父。就是这两封信为欧洲陶瓷新时代革命提供了详实的理论基础,正如他在信中所说:“我在景德镇培养教徒的同时,有机会研究了传播世界各地、博得人们高度赞赏的美丽的瓷器的制作方法。我之所以对此进行探索,并非出于好奇心;我相信,较为详细地记述制瓷方法,这对欧洲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清代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访问景德镇和安徽祁门,并著文介绍瓷石和高岭土,还根据汉语“高岭”读音译成“Kaolin”。该文是西方地质界从岩石学角度介绍中国高岭土的第一篇论文,“高岭”这一名词也从此成为国际矿物学的专用名词。
近代欧洲瓷器是在景德镇瓷器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发展变化的,早期,德国、英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瓷器的装饰风格都具有中国的艺术风格,制作工艺几乎与中国相同,有的还在瓷器上描绘中国的风景画。
17、18世纪,景德镇瓷器装饰艺术在这一时期曾风靡法国的上层社会。在法国风行纤巧华美装饰风格的所谓“洛可可”运动,就是受中国瓷器装饰的影响。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说,所谓”洛可可”美术的主要特征完全由中国工艺美术而来……不如直接称之为中国一法国式美术,其意义更明确而实际些。
18世纪中叶法国人成功烧造出真正的硬质瓷器。随后英国、瑞典、荷兰都摹仿中国制瓷技法,开辟了欧洲制瓷历史的新纪元,可见,景德镇制瓷技术对世界的影响,是其他任何窑场所无法比拟的。
景德镇在经过1700多年承继伟大发明的同时,通过不断整合、创新、发展,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传统陶瓷文化,为世界文化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其主要在于:
瓷器生产工艺的完备。自宋代青白瓷体系的出现,到后来拥有以青花、色釉等“四大名瓷”为主的20个大类,2000多个系列,1000多个器型,7000多个花面,形成了日用瓷、仿古瓷、旅游瓷、建筑瓷、工业瓷等门类齐全的产品体系。
产销量空前。国内销量早已无法统计,早在宋代景德镇瓷器除占据国内主要市场外,还建立了海外贸易往来,进入世界市场,景德镇瓷器通达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大明会典》载:洪武十六年(1383) 一次赠与占城、暹罗、真腊瓷器各一万九千件,宣德八年御窑厂“烧造各样瓷器四十四万件”。迈克尔·狄龙在《景德镇是明代一个工业中心》一文中的估算,在1602年至1657年之间,大约有300万件瓷器运往欧洲,如今产品已销往1 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影响深远。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到输入地人们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明史·外国传》中记载,古文郎、马神条居民“初用蕉叶为器食,后与华人为市,渐用瓷器”。《菲岛风光》中记载,当地居民甚至把瓷器当作治病的一种用具,“譬如患伤风,他们就把符号写在白色的瓷碟和杯上,置于水中,饮之。据说这是治伤风最后的办法。”景德镇瓷器装饰艺术曾对欧洲近代洛可可艺术产生重要影响。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勘探、制造、设计、研究、教育、交流完备的瓷器一瓷业一瓷都的产业体系,一直延续至今,为中国陶瓷和世界陶瓷的发展历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这是世界陶瓷历史上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