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了解都昌人在景德镇的发展史,就不能不提到76岁的陈海澄老先生。作为原景德镇市政协文史办公室主任,他对这座城市的历史了如指掌。谈起那些曾对景德镇陶瓷业做出卓越贡献的都昌籍名人,陈海澄更是如数家珍。
目前陈海澄正赋闲在家,潜心从事景德镇陶瓷史专著的撰写工作,他的老家位于都昌县都昌镇叽山。
满城尽是都鄱籍
“蚁蛭峰窠巷曲斜,坯工日夜画青花,而今尽是都鄱籍,本地窑帮有几家。”4月26日,陈海澄静坐在他位于新村北路凉山树的私宅内,口中念着由清人郑廷桂所作的《陶阳竹枝词》,他试图通过这首词来对记者说明当年都昌人在景德镇的盛景。
江西历史学会调查组于1962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正是对那首竹枝词的最好注脚,该调查结果显示,自乾隆年间起,葬于景德镇的冯、余、江、曹等七姓都昌人达千人以上,而殁葬在都昌本土的旅景者更远超此数。
对旅景的都昌人追根溯源,专家考证出他们先来4姓,继而24姓,再来48姓,共计70姓之多。
1994年出版的《景德镇文史资料·第十辑》,收录了《都昌人在景德镇的崛起》一文,该文对都昌人来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中称景德镇瓷业于明代进入高速发展期,老镇也成为“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的“四时雷电镇”。
而地处鄱阳湖畔的都昌人多地少,老百姓遇到天灾人祸便苦不堪言,地理环境的劣势让都昌人纷纷选择外出谋生,距都昌百里之遥的景德镇便成为他们的首选目的地。
最初来到景德镇的都昌人多为破产农民,以卖苦力为生,为人推车撑船;掌握了一技之长的都昌人,则当起了木匠、裁缝和泥匠。此后都昌人逐渐控制了景德镇的补窑业、满窑业,并渗透进画作行、成型行以及窑厂行等行当。
站稳脚跟的都昌人开始在景德镇兴建书院,组建同盟保护自己并对抗其他帮会,并发展为聚集千余家大中小窑户的三窑九会、四窑九会,控制了景德镇的烧窑业与圆器业,于清代时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瓷业大垄断。
陈海澄用10年时间,于2004年完成了反映景德镇陶瓷史方方面面的鸿篇巨制《景德镇瓷录》,他也提到明清时期的景德镇行帮按地域划分,分为都(昌)帮、徽帮与杂帮,成员均为都昌人的都帮,控制了当地80%以上的圆器业,垄断着槎窑与柴窑的建造与烧窑技术。
金刚罗汉,能人辈出
旅景都昌人不但对景德镇瓷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由明至清都涌现出不少能人异士。其中最让老镇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十多位“金刚”、“罗汉”。
1926年,吃了败仗的北洋军阀刘宝提率兵途经景德镇,以“借饷”的名义向景德镇商会勒索钱财,而且狮子大开口,要求商会在数天内拿出鹰洋100万元。商会会长吴瑶笙迫于无奈,答应“借”给对方80万元,并召集全镇各行各业的代表举行联席会议,决定让景德镇的富户按照不动产的多寡,承担相应的借款数额。
众人经过一天两夜的评定,终于拟出了一张名单,后人根据名单排列顺序的先后,将前三名称之为三尊大佛,第四名至第七名为四大金刚,第八名至第二十五名为十八罗汉。三尊大佛中的余英泾、余旺青,四大金刚中的冯承就、余略盛,十八罗汉中的王家琨、刘世机、刘径道等人,均为都昌人。
代表景德镇富户之最的“三尊大佛四大金刚十八罗汉”,都昌人就占去了十三个名额。
精明的都昌人不仅出现了许多商业翘楚,而且在政治、卫生、教育行业都出现过不少杰出人士:自费赴法国留学8年获统计和哲学博士学位、于1949年担任中央(国民党)主计部主计官、曾派遣手下来景完成瓷业调查报告的刘南溟;于1906年出生、世居景德镇的国民党浮梁县党部书记长余树芬;于1918年在景德镇开办公立模范小学、次年担任浮梁县教育局局长,两次被票选为浮梁县教育界联合会会长、都昌旅景同乡会主席的新教育先驱江起鹏;于民国年间创造瓷偶戏的陈春福;号称景德镇西医外科第一把刀的吴燮……
可话说回来,毕竟都昌人在景德镇陶瓷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出色的旅景都昌人中,仍以陶瓷从业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