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雕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被誉为“景瓷艺苑一枝花”。瓷雕不像木雕、石雕、牙雕那样能随心所欲的创作,一件精细的瓷雕作品的塑造必须考虑到烧炼过程中的干燥收缩,防止变形和裂纹、斑点等。本课将让你体会到瓷雕塑艺人创作的艰辛。
雕塑瓷的发展史 景德镇早在隋朝大业年间,就雕塑出狮象大兽。宋代以影青瓷雕为代表,品种丰富,大多采取手捏和刻线相结合的方法,分部位边捏边镶接而成。整个宋代瓷雕形象生动,手法巧妙,形式多样,线条潇洒。元代瓷雕则凝重、和谐。明代流行瓷雕加彩,清代瓷雕随着工艺的完善而兴盛起来,产品题材也日趋广泛。
康熙年间首次创作的“素三彩”猫,身内竟可点蜡烛或油灯,夜间双目火焰明亮,据说能恐吓老鼠。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瓷雕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产量、品种,还是瓷质、技法都前所未有。
, 20世纪50年代的瓷雕中,代表性的作品有《天女散花》、伟人像、《卷毛小八猫》、井冈山大型浮雕壁画等。60年代至70年代,有毛泽东头像、雷锋半身像、《莲塘月夜》等。80年代以后创作了大批新作品,突出的有《水浒108将人物》群塑。
一代瓷雕宗师曾龙升
曾龙升(1900—1964年),江西丰城人,从小受祖传木雕艺术的薰陶,后迷上陶瓷雕塑。他全面继承了景德镇瓷雕的传统,圆、浮、捏、镂雕技艺超群,更注重的是宗法自然,不断创新,其所作《西藏佛》、《十八罗汉》、《济公和尚》等作品脍灸人口,孙中山瓷像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20世纪50年代为人民大会堂江西厅设计制作了《天女散花》、《屈原》、《汤显祖》、《文天祥》等多种人物雕塑,得到极大的好评。他的瓷雕技术“艺精雕塑神如活”,不愧为一代瓷雕宗师。
雕塑瓷的表现技法 景德镇瓷雕的表现技法多种多样,有圆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在一件作品的制作上常常综合运用几种技法。
圆雕是用瓷土塑造成立体形象,然后施釉烧成,可以附属某一器物,也可以堆塑在器物上作饰件,更多的是作为陈设艺术品独立存在,如《滴水观音》、《十八罗汉》《天女散花》等作品。
捏雕也叫捏花,它是以手捏为主,工具为辅,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各种动植物等自然形象的陶瓷工艺品。它常采用比喻或象征,如青松、白鹤联成一起的《六鹤同春》,寓意长寿延年。
镂雕也叫“通花镂空”或“镂通花”。它以镂空为主,结合圆雕、捏雕、堆雕等技法,在坯体上把装饰纹样镂空,然后在上面寄贴花卉或加彩,如双层花瓶宫灯、花钵、梅筒、笔筒等。
浮雕,俗称堆雕堆花,主要是在平面体上填堆陶瓷泥料或釉料,以雕刻出人物或动物,如云石山川、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
雕塑瓷的装饰 瓷雕的装饰丰富多彩,有素胎和加彩两类。
素胎即白胎,不上釉,纯白无光,显得白净素雅,充分突出制作细纹和造型优美的特点。
加彩即是施加各种彩饰,瓷雕中加彩的居多。彩饰有颜色釉,如高温中的郎红、影青,低温中的三彩、珐翠等;有釉下彩,如青花窑彩等;有釉上彩,如粉彩、描金等;有综合装饰,如仿金镀膜、白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