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依靠陶瓷托起的城市,景德镇立市已经1700多年。景德镇的城市发展史就是一部陶瓷兴衰史。
史书上记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到唐代末年已有实物可考,而进入元宋以后特别是明清两朝,景德镇的瓷业高峰出现前所未有的空前繁荣景象,此后数百年间长期处于世界瓷业顶端。
景德镇之所以能雄踞世界陶瓷产业中心地位,除了千年制瓷技术水平高超,还得益于这里制古瓷(石)土矿藏资源富饶,历经千年挖掘开采不绝,至今仍在支撑分景德镇这座古老工业城市的生存和发展。!
说起景德镇的瓷土,不得不说一说瑶里的高岭,这里曾经有烧制影青瓷最好的土和釉。高岭是景德镇瓷业历史发展的标杆,是景德镇制瓷进程中—个绕不过去的地方。
位于浮梁县瑶里镇东南约14公里的高岭村,方圆不过10平方公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瓷用原料产区,闻名世界的制瓷黏土——高岭土就出自这里,如今这里已被辟为国家矿山公园。
700多年前,瓷工先后在理里东埠附近的麻仓、高岭山中发现了一种瓷土,这种瓷土与当地出产的另一种瓷土以1:1比例掺和在一起,烧出的瓷质可耐得住1300~C的高温,这一重大发现,在景德镇制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二元配方的运用以及高温瓷烧制工艺得到迅速普及,比西方早了500多年。
高岭土一度成为景德镇主要的瓷胎原料,使景德镇的陶瓷生产质量和工艺部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重大发现,也从此奠定了景德镇瓷业在全国乃至世界不可替代的领先地位。 ·
由于高岭土的耐火度高,在瓷胎中起到了骨料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制器的变形率,也改善了瓷器的物理性能。景德镇的瓷器也由过去低火度的软质瓷,变成了高火度的硬质瓷。正是由于高岭土的广泛使用,使景德镇度过了南宋时期的制瓷原料危机,并在元、明、清时期得到巨大发展。
高岭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用地名命名的国际瓷业黏土,1721年,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最早在西方披露了高岭土的秘密,1869年,德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考察,回国后在其著作《中国》中详细介绍了高岭土,并用高岭的字音创造了英文单词"KaoLin",使“高岭土”成为世界瓷业黏土的通用名称。
麻仓土
在宋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曾将高岭土叫做“粳米土”。据浮梁县委常委、瑶里镇党委书记吴建旺介绍,第—个发现并使用高岭土的是当地一个名叫何召一的窑工,何召一是南宋初年孝宗时期人。浮梁县地方志办的冯云龙在其《南宋景德镇优质陶瓷原料探源》一文中曾对此进行了详细著述。
麻仓,现名茅仓,据考证,麻仓之名始于明代。至于麻仓土始采于何时,史籍没有明确记载。麻仓土可能早于元代就已经开采使用,是—种质地较为粗糙的高龄土。
在高岭土没有被大量发现前,麻仓土实际上是被当地窑工广泛使用的,到明万历。麻仓老坑土膏已竭”、。监称高岭为宫业”以后,明砂高岭才被大量采出。
尾砂堆
200年的大量开采,留下的大量的尾砂和采矿坑洞遗址,主要分布在高岭山、聚秀亭和东埠村。尾砂是高岭土经淘洗后留下的废弃物。据勘查和推算,高岭山的尾砂堆积量多达750万吨,面积16万平方米,有些地方堆积的尾砂厚达30多米。掘专家测算,这些尾砂中至少曾提取精矿126万吨。
在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景区内,满山堆积的白色尾砂成为这里最扎眼的景观之一,旁边一条用白色尾砂铺就的蜿蜒山路在绿树成阴的山间环绕,犹如一条玉带缠绕在青山绿水中,被人们称为“青山浮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