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生活在景德镇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景德镇这一千古流传的名称诞生于宋代。那么,在宋代以前,景德镇的名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在宋代改名为景德镇?从东汉到宋代景德镇的制瓷技术是怎样逐步提高的,涌现出了哪些能工巧匠?学完这一课,同学们就能解开这些疑问。
从新平镇到昌南镇 新平镇是景德镇的最早名称,它是在东晋时期设立的。唐代,景德镇称新平镇,因其坐落在美丽的昌江之南,所以又称昌南镇,当时隶属饶州浮梁县。
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有1700多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到了晋代,新平镇的瓷业生产已有一定规模,但由于技术落后,工艺不高,其产品质量不能与当时陶瓷业兴盛的福建、浙江一带的产品相提并论。及至东晋时被后世尊为“师主”赵慨的出现,才使新平镇的制瓷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整个瓷业生产也得到飞快发展。
历代追念的“师主”赵慨
据有关史料记载,被称为师主的“佑陶神”姓赵名慨,字叔朋,又名万硕,生于西晋,东晋时官至五品,曾先后在福建、浙江等地为官。当时福建、浙江一带陶瓷业兴盛,他对陶瓷业生产很感兴趣。由于在那里为官多年,所以深谙那些产瓷区的制瓷技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赵慨生性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为当时的奸宄所不容,以致丢官弃职,最后退隐于当时的景德镇地区(那时叫新平镇)。赵慨到景德镇之后,把他所拥有的瓷业生产知识和技艺经验都传授给这里的瓷工,而且悉心教导,终于使这里的制瓷技艺有很大的提高,产品质量上升,整个瓷业生产得到飞速的发展。因此,瓷工们对他非常崇敬,以师事之。赵慨去世之后,大家不忘他的功劳,建立庙宇,奉之为神,尊为“师主”。后世瓷工越来越把他神化,认为“镇民多陶,悉资神佑”,景德镇地区的瓷业生产兴盛,都是“师主”保佑的结果,所以称赵慨为“佑陶神”。
千百年来,景德镇地区从官员到镇民百姓,对赵慨都尊崇不已,敬颂有加。在景德镇制瓷史上,赵慨也确实功不可没。
唐代,景德镇的制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烧制的瓷器“胎薄,色素润”。这时期,景德镇出现了两个很有名的制瓷工匠,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这两个制瓷能手由于技艺高超,不仅为自己创下了辉煌的事业,而且大大提高了景德镇地区瓷器的声望。
陶玉和霍仲初都是唐高祖武德年间出现的制瓷高手。陶玉所制作的瓷器“素润莹洁,酷似玉器”,因而被人们称为“假玉器”,他把自己烧制的瓷器运到京都长安销售,深受人们喜爱,成为长安市场的抢手货。霍仲初所制的瓷器“瓷质细腻,莹缜如玉”,人称“霍器”。唐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专门颁布诏令,要陶玉、霍仲初制作瓷器进贡给朝廷。
五代时,景德镇的制瓷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和较高的水平。那时,景德镇主要生产青瓷和白瓷,它们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景德镇瓷器。当时的窑址主要分布在浮梁县境内的南河、东河一带出产瓷石的山区,其中以湖田古窑最为著名。
五代景德镇的青瓷胎、釉与造型酷似当时的越窑青瓷。景德镇白瓷瓷胎洁白致密,透光度好,是南方窑场烧造的质地最优的白瓷产品。尽管那时景德镇生产的青瓷比不过如冰似玉的越窑青瓷,白瓷比不过类银类雪的邢窑白瓷,但它比较成熟的制瓷技术和相当的制瓷业规模,为景德镇瓷业在宋代的繁荣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湖田古窑是我国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的古代瓷窑遗址。湖田古窑兴烧于五代,兴盛于宋元,到明代中期衰落,绵延七百余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古迹,记录着自五代到明代中期景德镇瓷业生产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从昌南镇到景德镇 景德镇这一千古流传的名称诞生于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中国制瓷业大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瓷的时代。当时,全国名窑辈出,南方和北方同时繁荣,并各擅其长,形成汝窑、官 窑、哥窑、均窑、定窑为代表的五大名窑。
景德镇在五代生产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在宋代烧造成功了名扬天下的青白瓷(又名影青瓷)。
青白瓷釉色纯正,青白淡雅,明澈光润,说它是青瓷又青中显白,说它是白瓷又白中泛青,胎体质坚细白,温润如玉,器壁刻有花纹,构图精巧,造型挺拔秀丽,玲珑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