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玻璃质薄层。一般瓷器所用的釉,以石英、长石等做原料,经研磨、加水调制后,涂敷坯体的表面,经火焙烧而成。釉分为透明釉、不透明釉、无色釉和色釉。釉在加热后逐渐软化,它的熔融温度与瓷器坯料的烧结温度大体相同或稍低。它能增加成品的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防止液体和气体的侵蚀,防止制品被沾污,并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早在商代,已发明和使用釉。近年来,在江西省清江县著名的商代吴城遗址,发现了商代烧制原始瓷的垅窑和大量的涂有釉料的原始瓷片。宋以前,中国瓷器主要是青釉、白釉。至宋代,创造了红釉。青釉是氧化铁还原的结果,红釉是氧化铜还原的结果。由铁青、铜红逐渐发展成多种多样、五光十色的颜色釉,包括各种单色釉和花釉,以及被赞叹为巧夺天工的窑变。
景德镇及其附近出产大量制釉的原料。如高岭村产的釉果,系广种坚硬的淡绿色石块,是景德镇瓷釉的主要原料;新正都长岭出青花釉;义坑出浇白器釉;镇南牛角岭所产风尾草(蕨)与石灰石按4:6比例配烧,所得的釉灰,是配青釉的溶剂;三宝蓬产的石英,是配白釉的原料。还有波阳县陈湾的釉果,贵溪县龙虎山的长石,以及河南的花乳石,都是制釉的原料。这些釉果的性能和特点,都是景德镇陶瓷工人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发现和掌握的。他们在釉的制作和使用上,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创新和杰出的贡献。
焙烧瓷器,还需要耐火材料,供制造匣钵用。
制成后的陶瓷生坯,盛装在匣钵内,在烧成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火焰的直接冲击和烟尘的污染,也可作为生坯的支架,而不相互挤压。匣钵的形状,根据不同的瓷坯制作,有圆形、椭圆形、矩形等。景德镇的柳家湾、马鞍山,均产能制匣钵的白土,乐平县产的白土,质量也好。
新中国建立以后,人民政府为了降低成本,捉高质量,对制瓷原料的供应,捉出了“以近代远,以优代劣”的方针。同时,破除过去挖掘中所谓有损龙脉地气的种种迷信禁规,使许多长期被封闭的制瓷原料,得以顺利地开采出来。李申盛/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