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近照
景德镇之所以举世瞩目,为世人仰慕,不仅因为制瓷历史悠久、工艺技术精湛、产品至精至美,更因为历代瓷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具有东方艺术特色和中华民族风格的陶瓷文化艺术。并以光致茂美的陶瓷珠宝,架起了东西方经济技术和文化艺术交流的虹桥,一定程度地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对世界文化艺术的繁荣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景德镇地处长江南岸,四水汇流,三省交界之要塞。境内自北向南贯穿有清碧的昌江和苍翠的黄山、怀玉山余脉。雨水充沛、气候温和。燃料、水源、矿藏三大资源均十分丰富。尤其是擁有国际公认的优质制瓷原料"高岭土",不仅储量大,而且品质纯净。因此自汉代以来土人多此业,历经宋、元、明、清不断的发展,汇集了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逐渐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给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元代成功地烧造出划时代意义的青花、釉里红,成为我国陶瓷装饰的主流。明代开始,景德镇业已成为天下窑器所聚的瓷业中心。永乐的"甜白瓷"、宣德的:"祭红"、成化的"青花斗彩"、嘉靖万历的"五彩瓷'等,都是我国制瓷史上的杰作。气势宏伟的大龙缸和精巧无比的薄胎瓷的成功烧造,标志著当时制瓷技术进入了相当高超的水平。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无论是工艺、品种、质量、产量和技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地。康熙五彩、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粉彩,以及郞窑红、美人醉、珊瑚红、胭脂红、乌金釉、天蓝、霁蓝、洒蓝、茶叶末、三阳开泰、窑变花釉等颜色釉,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显示出景德镇瓷工对各种装饰技法及色料的运用已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
在陶瓷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景德镇不仅集天下名窑之大成,汇全国技艺之精华」,而且善于利用和驾驶当地的原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艺和优势,开创了自己独特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步入现代社会的景德镇陶瓷艺术,以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古老的陶瓷艺术现代意识相交织、融合,从而焕发出新的活力,形成了今天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景德镇陶瓷艺术在各个时期都因社会、、科技、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制约而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
景德镇陶瓷艺术人才的结构日益趋向年轻化、知识化。目前在陶瓷艺术创作中卓有成效的骨力量多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专科学校和全国各美术院校毕业的中青年艺术家。他们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使他们更具开拓性,大大改变了景德镇陶瓷艺术队伍的状况。艺术创作思维已从单向思维封闭型变为多向思维开拓型,因而出现了综合应用多种学科、多种技艺、多种材料、多种手法于一体的新趋向。陶瓷艺术之间的界线逐步变得模糊,而工艺技术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却越来越紧密,极大地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向更高层次和纵深方向发展。
景德镇陶瓷艺术风格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制瓷工艺技术的提高和创新。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工艺的研究、微机控制节能套炉烤花工艺的普及、等静压现代化成型工艺的引进、煤气窑烧成工艺的运用,都为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的创新和提高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陶瓷装饰的风格上,有两大十分明显的突破:其一是清代以来泛滥成风的满饰、华贵、躁浮的宫廷作风,受到大多数艺术家尤其是中青年艺术家普遍的厌弃,而代之以简练、空灵、淳朴、明快的风格。昔日那种拘谨沉闷、生硬刻板的时弊,已被轻鬆活泼、生动灵便的特色所取代。艺术家们的创作观念在更新、装饰意识在升华。更讲究随型赋彩、因材施艺。更注重虚实空间的处理、工艺装饰的出新、立体观赏的效果和陶瓷艺术语言的运用.
现代陶艺是景德镇艺术陶瓷中的一个较年轻的艺术流派,起步较晚。它採用陶和瓷的坯釉材料,完全依靠手工技能,充分发挥陶瓷制作工艺条件长处和材料特性,应用形式美的规律法则和现代艺术创作观念及其规律,高度概括和抽象地表达作者的个性、意念、情感、气质,融材质、手艺、工艺、形式美于一体,使之具有适合某些层次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态的一种陶瓷艺术品类。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展,总是伴随着陶瓷文化的繁荣。景德镇不仅是陶瓷艺术昌盛的古老瓷都,同样也是陶瓷文化繁荣的历史文化名城。她不仅生产了举世闻名的名瓷,而且还造就了大批出类拔萃的陶瓷艺术人才。创造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她有着灿烂的历史和辉煌的今天,在这块土地上孕育成长的大批对陶瓷艺术执著追求的陶瓷艺术家们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景德镇走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景德镇华英陶瓷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