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波普率先将藏于英国达维特基金会的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题记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与伊朗阿特别尔寺和土耳其托普卡比宫元青花瓷进行对比研究,揭示出景德镇元代曾生产一批“至正型”青花瓷,从而使元青花瓷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高度成熟的“至正型”元青花的由来煞费苦心,一时难以破解其中奥秘,然而,1975年,一件元早期青花瓷的被发现,使人们终于发现了成熟元青花的源头,正是这件青花瓷的发现,使人们相信,景德镇元至正型青花是在工匠们不断探索研究的基础上发明的,而非突现。
1975年,在湖北黄梅县西池窑厂元代墓葬中有了惊人发现,一件青花牡丹纹塔式盖瓶出土,随之出土一张“延佑六年”的地券,上面记载:“墓主安百四,生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殁于延佑戊午四月十七日,葬于延佑六年已末岁十一月初四。”证实这件青花瓷为延佑六年(1 319年)生产,这样,就比元至正十一年要早几十年。这件惊世之作后被收藏于江西九江博物馆,成为其镇馆之宝,由于其几乎是元延佑型青花瓷唯一的纪年标准器,因其极其罕见和具有极高的科研学术价值而成为无价之宝。
这件塔式盖瓶为青白瓷,与施透明釉的至正型青花白瓷有明显区别,早期特征显著。塔式盖瓶是一种魂瓶,专用于陪葬之物,唐宋时就相当流行,元至正型青花中未有此种造型。该器造型优美稳重、灵秀典雅,分为瓶身和瓶盖两部分,盖顶上塑七级宝塔,塔顶塑有葫芦形宝刹,盖面绘有十二根荷叶脉纹,器身以六道弦纹分成三组纹饰,分别位于肩、腹、胫部。器肩堆塑有狮、象首各一对,绘有如意纹和云头纹,器腹纹饰为缠枝牡丹纹,为此件青花器的主题纹饰,下部绘仰办莲纹,内饰蕉叶和蔓草。青花发色远没有至正型青花鲜亮夺目,色泽暗淡、蓝中闪灰,从发色上判断,可能还没有使用中东进口的苏麻离青料,或者是已经使用,但尚未掌握颜料特性。器身所绘各种纹饰均为至正型青花中常见纹饰,只是显得较为粗糙单调,至正型青花层次更多、纹饰更丰富。
除此件器物外,被认为是延佑型青花的还有杭州出士的元代至元年青花观音座像和江西博物馆收藏的元后互元四年铭青花釉里红四神盖罐、青花釉里红楼阁式谷仓,但都与这件塔式盖瓶的典型性相距甚远。随着专家学者对元青花瓷研究的深入发展,以此件青花瓷为代表的元延佑型青花瓷集中地反映了元代早期青花瓷的生产工艺水平和装饰风格,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必将成为中国陶瓷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